环卫工助人为乐暖心事儿多今年以来城关区环卫局拾金不昧事例达60余件

兰州日报 2018-12-18 03:42 大字

兰州日报全媒体首席记者杨晟途

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时刻能听到、看到传承或践行这种美德的人。就在刚刚过去的这几天,城关区环卫局的环卫工捡到包、手机物归原主,救助昏厥老人、帮助走丢萌娃找到妈妈等事例,弘扬了传统美德,传递社会正能量。今年以来,该局环卫工拾金不昧事例已达60余件,并从10月起,在每座公厕管理间设置了失物认领盒,方便市民认领失物。

萌娃走丢当街哭环卫大姐来帮忙

12月13日17时,城关区环卫局西城巷公厕厕管员杨存海在完成交接班工作后,看见一个小朋友在西城巷附近哭泣,嘴里不停地喊着“妈妈妈妈”。杨存海当即上前,拉住哭得鼻涕一把、眼泪一把的小男孩,为他擦干了眼泪。经详细询问得知,小男孩跟着妈妈出来,在街头不小心走散了。

小男孩看上去也就五六岁,杨存海询问他妈妈的电话,由于惊吓过度,男孩怎么也说不全妈妈的电话号码。一时间周边围了很多人,小男孩也更加紧张起来。为了确保孩子安全,杨存海当即将男孩送到张掖路派出所,等待他的父母来接。大约一小时后,男孩的父母来派出所接走孩子。

杨存海作为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在做好公厕保洁本职工作的同时,不忘社会赋予每个市民的社会职责,乐于助人、不求回报,在平凡的岗位上体现着自我的价值,用言行彰显了当代环卫人的高素质。

下午街头救老人晚间街头捡手机

12月12日下午17时,保洁三公司保洁员刘秀霞在扫马路时,发现一位老人过马路时昏厥,老伴和儿子一时手忙脚乱,情急之下把老头抱在怀里,手掐人中,不停折腾。家人遇到突发状况,又急又吓,以为老人不行了,急得哭了起来。周围围了一群人,但却不敢贸然帮忙。刘秀霞赶紧扔下扫把跑了过去,看到老人脸色蜡黄、眼珠翻白,她果断地说:“快把人放平,做心脏复苏、人工呼吸!”见老人的手紧紧拳着,刘秀霞急忙跑到旁边的牛肉面店,要了两双一次性筷子,把筷子放进老人手里,使劲一掰,老人的手才算松开了。在刘秀霞的指导下,老人的儿子通过做心脏复苏、人工呼吸最终让老人醒了过来。随后,大家将老人抬到出租车上,送去医院急救。

事后刘秀霞说:“我见过这样的情形,医生说一定要把人放平,然后做力所能及的救助。这种情形,如果手不及时掰开,抢救的机率就减小,所以借助筷子掰开,就好多了。那天一下午都吓得我腿软软的,但是感觉做了一件好事很开心。”

就在晚间22时,刘秀霞在盐场堡十字保洁时,看到不远处有一片“纸”遂上前去捡,却发现地上的并不是纸而是一部手机。刘秀霞心想,现在大多数人的手机里,都有很多重要的联系人、银行卡信息及各种账号,手机丢了失主一定很着急。刘秀霞在原地等了很久未见失主,便于当晚下班前交回站队办公室。12月13日早上,工作人员与失主联系确认,并将手机归还失主。

市民粗心丢了包保洁员物归原主

12月10日中午12时30分,城关区环卫局保洁员陈映芳在赵家庄公交车站保洁作业时发现了一个崭新的包。由于忙着保洁作业,她没来得及查看包里是什么东西,只是觉得丢了东西的人会很着急,所以她把包带在身上,在车站附近边保洁作业,边等待失主前来认领。可是半小时过去了,也没有人前来问询,恰巧站长巡查路过,陈映芳便把包交给站长带到了站队办公室。站长通过包里资料上联系方式联系到失主,失主是一位职员,这些资料对她非常重要,如果丢失了,她将失去两个月的薪水。物归原主后,失主非常高兴,连连感谢保洁员。保洁员在繁忙中还能保持拾金不昧、乐于助人等精神值得每个人学习。没想到的是,两天后的下午,失主带着一面写有“拾金不昧品德高尚”烫金大字的锦旗送到了保洁员陈映芳手上,再次致谢。

记者昨日从城关区环卫局了解到,仅今年至今,该局环卫工拾金不昧的事例已有60余起。目前城关区公厕实行24小时开放,厕管员时常会捡到一些市民遗失的物品。从今年10月起,该局肥料管理队管理一站为26座公厕的管理间窗户上张贴了“失物招领处”,并在每座公厕的管理间内放置失物认领盒,方便市民认领失物。

新闻推荐

兰州税务帮助企业落实转登记工作

本报兰州讯(记者胡旺弟通讯员季剑)自今年5月份转登记政策实施以来,兰州市税务局积极帮助企业落实转登记工作,为小微企...

兰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