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群众生活品位新区25个保留村全部建成美丽乡村

兰州日报 2018-11-15 03:44 大字

【本报讯】(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建平)11月12日,记者从新区管委会了解到,经过一年有序规划建设,新区25个保留村已全部建成美丽乡村。目前,新区累计建成省级美丽乡村4个,市级美丽乡村6个。

初冬时节,走进秦川园区秦川镇榆川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白墙灰瓦的院落村舍,粉刷一新的白墙上张贴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文化宣传画,整洁宽敞的马路上车辆穿梭。兰州新区“美丽乡村”建设工程让这个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见证了榆川村的发展,也目睹了榆川村的变化,无论从住房条件、经济收入还是村民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谈起村里的变化,榆川村党支部书记腾生堂自豪地说,“美丽乡村建设完善了村里的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也增强了我们生活的自信心。”

榆川村,2014年被评为市级文明村,2015年实施省级美丽乡村项目,2016年被评为省级文明村,2017年实施美丽乡村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和小康村建设项目……

榆川村只是新区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西岔园区西岔镇蚬子村的村容村貌变化更加明显。

“村子以前可没这么干净,生活垃圾随手扔,路面也坑坑洼洼。如今村里的变化可大了,安装了路灯,硬化了路面,修建了休闲广场,每一户人家都新建了水冲式厕所。”西岔镇蚬子村四社村民赵荣祖说,“多少年来家家户户都是旱厕,夏天臭气熏天苍蝇满天飞,冬天冻得不敢上厕所。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现在家里装上了水冲式的厕所,真是舒坦。”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蚬子村以前的真实写照。自从美丽乡村建设开展以来,干净宽敞的水泥硬化道路通到每家每户门前,村里的环境卫生得到了很大的改观,村道两旁和村民家门口都放置了垃圾箱。村委会主任杨增信说:“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全村人居环境得到很大改善,村民生活品位初步得到提高。下一步,将进一步对小街巷进行提升改造。”

美丽乡村建设是兰州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重点推进的民生工程,也是兰州新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兰州新区美丽乡村建设在启动之初,就作出了全面部署,并编制了“10+12”的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体系。

记者从兰州新区农投集团获悉,农投集团城镇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自2017年承建美丽乡村和小康村项目以来,以打造新区特色美丽乡村为目标、以创造美丽宜居生活环境为核心,以村庄整治为切入点,整合各种资源,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果。

“目前,美丽乡村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果,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围绕村道硬化、农厕改造、墙体立面改造等内容,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道路得到了全面硬化、绿化和美化,乱建、违建、乱堆、乱放等现象得到根本遏制,村容村貌大为改变,村庄内部各项设施更加完善,生活环境明显改善,达到了‘美化、绿化、净化、亮化’的效果,协调美观的整体风格初步形成。”据兰州新区农投集团城镇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副经理张建文介绍,由该公司承建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以提高村民生活品质为目标,解决制约村级发展的硬件为重点,加大开展环境整治,街巷整治、设施配套、服务提升、文明创建等民生工程。项目涉及中川园区、秦川园区和西岔园区共计15个行政村,总投资5.26亿元。

据统计,截至目前,中川园区已完成道路硬化27.3万平方米,农村风貌改造1350户,路灯安装256盏,厕所改造1351户,配备垃圾车一辆,车载垃圾箱120个。秦川园区已完成道路硬化、人行道铺装、雨水污水管网、自来水管网、墙面整治等。西岔园区完成道路硬化87405.39平方米,卫生厕所建造1308座,农村风貌改造1436户,安装路灯430盏,配备垃圾运输车2辆,车载垃圾箱97个,发放入户垃圾桶1900个。

下一步,兰州新区将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依托各村独特的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新型业态,逐步实现由建设美丽乡村向发展美丽经济的方向转变,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群众生活品位,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

新闻推荐

滔滔黄河古渡口

张志焱你听说过河口这个地方吗?黄河就是从这里流进了兰州。河口过去叫庄河堡,张家人世世代代都居住在这里,由于老祖宗给子孙...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