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背后的“双十一”十年之变

淄博日报 2018-11-11 20:48 大字

据新华社杭州11月10日电(记者吴帅帅魏一骏)从“买买买”到“剁手党”;从“败家”到“秒杀”;从“拼团”到“提鹅”,“双十一”因为每年层出不穷的热词平添了不少文化符号,加之自带互联网传播特点,这些热词也在一个侧面记录了10年“双十一”的转变。

“买”永远是电商购物节的主题,但怎么买、买什么却在“双十一”发展的进程中发生了悄然转变。如果说“剁手”折射的是一种冲动消费后的懊悔,2015年前后出现的另一个词——“吃土”则反映了集中消费后的一种窘境。

还有大量的热词与“双十一”的玩法有关。比如2012年前后出现的“秒杀”。阿里方面表示,起初的“秒杀”基本都是单一商家的促销行为,原本也就是针对几件商品的限时促销。但随着商品品类和用户数量的大幅提升,“秒杀”背后考验的是运算能力。

数据显示,2017年“双十一”,支付峰值突破25万笔每秒。支付宝方面预计随着扫指纹、刷脸等生物识别技术运用比例提升,“秒杀”将会变得越来越快。

津贴、红包、积分、能量……这些名词也相伴或相继出现在10年来的“双十一”中,简单的减价打折被这些高频词“演绎”得格外复杂。

根据淘宝大数据分析,今年“双十一”消费主力人群仍是80、90后,从2015年之后,90后消费人群开始超过80后。互联网一代成为消费主力让大量互联网热词由此派生。

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语言学博士徐毅发表示,如果没有“双十一”,或者网购还未如此发达之时,也许我们关于“购物”使用的词汇会非常单一,但伴随电商发展而来“买买买”这样的词语都比原来的购买有了更多情感,承载了互联网时代的消费特征。

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同胜认为,网络热词都是基于现实生活应运而生,一方面,这些新产生的热词因其内涵和外延的变化丰富了现代汉语;同时,由于其天然的互联网属性,结合表情包、社交软件的传播方式,成了一定时段内记录电商购物节发展的文化标识。

新闻推荐

“爱兰州·爱阅读” 2018阅读嘉年华正式启动

【本报讯】(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华静)为进一步推广全民阅读,营造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社会氛围,11月10日,由市委宣传部主办...

兰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