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套路贷”什么又是“校园贷”?

兰州日报 2018-11-08 03:06 大字

兰州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具体介绍了什么是“黑恶违法犯罪”,怎样辨别、认定“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村霸”,什么是“套路贷”、什么又是“校园贷”。

根据《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的相关规定和解释:黑社会性质组织应当同时具备《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第五款中规定的“组织特征”、“经济特征”、“行为特征”和“危害性特征”等四个方面的特征:其“组织特征”是指形成较稳定的犯罪组织,人数较多,有明确的组织者、领导者,骨干成员基本固定;其“经济特征”是指有组织地通过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其他手段获取经济利益,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以支持该组织的活动;其“行为特征”是指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有组织地多次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为非作恶,欺压、残害群众;其“危害性特征”是指通过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包庇或者纵容,称霸一方,在一定区域或者行业内,形成非法控制或者重大影响,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黑社会性质犯罪是严重的集团性犯罪。

“恶势力犯罪集团”是指符合犯罪集团法定条件的恶势力犯罪组织,其特征表现为:有三名以上的组织成员,有明显的首要分子、重要成员较为固定,组织成员经常纠集在一起,共同故意实施三次以上恶势力惯常实施的犯罪活动或者其他犯罪活动。

“恶势力”是指虽未达到集团犯罪的程度,但经常纠集在一起,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在一定区域或者行业内多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为非作恶,欺压百姓,扰乱经济、社会生活秩序,造成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但尚未形成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违法犯罪组织。恶势力一般为三人以上,纠集者相对固定,违法犯罪活动主要为强迫交易、故意伤害、非法拘禁、敲诈勒索,故意毁坏财物、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等。同时还可能实施开设赌场、组织卖淫、强迫卖淫、贩卖毒品、运输毒品、制造毒品、抢劫、抢夺、聚众扰乱社会秩序、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以及聚众“打砸抢”等。

黑恶势力“保护伞”主要是指国家公职人员利用手中权力,参与涉黑涉恶违法犯罪,或包庇、纵容黑恶犯罪、有案不立、立案不查、查案不力,为黑恶势力违法犯罪提供便利条件,帮助黑恶势力逃避惩处等行为。

“村霸”,是对农村一些流氓恶势力的通俗用语,既包括利用家族、宗族势力,横行乡里、为非作歹、欺压百姓、严重干扰破坏村民生产生活秩序,无事生非、无理取闹、打架斗殴、聚众闹事,危害农民群众利益,群众不敢惹、乡村干部不敢管的“恶霸”,也包括利用村“两委”权力,把持基层政权,网罗培植亲信,以合法身份为掩护,从事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利用热点难点问题、矛盾纠纷煽动群众,操纵闹事,恃强凌弱,吃拿卡要、侵吞挪用国家和集体资金,以及放纵包庇“村霸”和宗族恶势力、破坏农村安定团结的“村干部”等。

“套路贷”,是指假借民间借贷之名,通过“虚增债务”“制造资金走账流水”“肆意认定违约”“转单平账”“虚假诉讼”等手段,达到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目的的违法犯罪行为。“套路贷”犯罪的发展蔓延,不仅直接侵害被害人合法财产权益,而且其中掺杂的暴力、威胁、虚假诉讼等索款手段又容易诱发其他犯罪,甚至造成被害人卖车、卖房抵债等严重活动,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由于“套路贷”隐蔽性很强,被害人很容易上当。如酒泉市打掉的“5·30”特大网络“套路贷”诈骗犯罪团伙,涉及7省(市)、抓获犯罪嫌疑人390多名、涉案资金近亿元。

“校园贷”,又称校园网贷,本意是指一些网络贷款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的贷款业务。现在许多不法分子利用高校学生社会认知能力较差,防范心理弱的劣势,进行短期、小额贷款活动,表面上看这种借贷“薄利多销”,但实际上不法分子获得的利率是银行的20至30倍,肆意赚取学生的钱。一些放债人进行放贷时会要求提供一定价值的物品进行抵押,而且要收取学生的学生证、身份证复印件,一旦学生不能按时还贷,放贷人可能会采取恐吓、殴打、威胁学生甚至其父母的手段进行暴力讨债,还有不法分子利用“校园贷”诈骗学生的抵押物、保证金,或利用学生的个人信息进行电话诈骗、骗领信用卡等,对学生的人身安全和高校的校园秩序造成重大危害。如白银市打掉的“4·01”涉“校园贷”犯罪案件,受害人涉及28个省的1500多名大学生。

“校园贷”和“套路贷”往往交织在一起,即“校园贷”被害人再次需要借贷时,犯罪分子便通过签订虚高的借款合同和产生高额逾期费的手段,倒逼借款的被害人向其介绍的该团伙成员借贷“平账”,形成套路贷,最后利用阴阳合同、虚假诉讼向被害人及其家属追讨欠款。此类涉黑涉恶犯罪发展蔓延快、受害人数多,是今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击的重点之一。

新闻推荐

让“兰途”绘就兰州旅游蓝图

张继红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的确立,是甘肃旅游史上的创新举措。旅游形象标志的发布必然凝聚起高质量品牌化发展的力量,将甘肃旅...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