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的责任归位
石言
经省政府同意,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公布省级政府部门和单位第二批取消的104项证明事项,对于广大市民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相关报道见7月23日《兰州日报》一版)
无论是从政府职能转型方向看,还是从普通百姓的期待和要求看,都在呼吁简朴务实的工作作风、简洁高效的政策落实、简单明了的办事风格。而此次甘肃省公布省级政府部门和单位第二批取消的104项证明事项,可以说贴合了群众的殷殷期待。说到底,“减证便民”的过程就是优化服务,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的过程。可以说,此项行动直抵民心所盼,也是推进简政放权、回归政府服务功能的具体体现。
人们到政府部门去办事、去审批,多要出示各种证明,不少审批的结果就是用各种证明再去换一个新的证明。不可否认,有些证明是确有必要的,但不必要的证明同样不在少数。近年来,各种“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引发社会强烈的抨击,乃至几次上了国务院常务会议,被总理痛斥,那么根子在哪里?事实上,有很多证明事项,看起来相当严肃和有道理,孤立地看,单单站在地方或部门的角度看,简直就是不可或缺,但放在政府作为一个整体、网络时代信息共享、政府服务电子化数字化上来看,就是多余,徒增民扰。许多时候,一些事项的核查不过就是上网几分钟的事,大数据时代,无论是个人身份、住址职业以及市场主体的基本信息,都可以通过数据化系统得以验证。“无纸化”成为现代社会公权力行使的基本要求。但为了转嫁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非要把自己的工作推给办事群众和企业,这不仅仅是缺乏互联网思维的问题,更是一个政府工作人员如何对待群众的问题。可以说,懒政、怠政作祟,社会管理就难有主动革新的动力,就难有服务至上的追求。这才是证明依赖症的症结所在。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出新任务,核心就是一条:让群众办事少进门、少跑路、少折腾。打造服务型政府,标准就是市民方便不方便,满意不满意,最终体现在办事效率的提高上,体现在为市民服务的质量上。毕竟“减证便民”不只是事关减少繁文缛节、提高办事效率的程序压缩,更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公共服务的能力高低,直接决定着政府执政能力的高低。公众对公共服务的满意程度,决定着政府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实现程度。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在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下,清理证明事项这项工作的意义远超出事件本身。对各级政府来说,这更像是检验依法行政、宗旨意识、能力素质的一道考题,是推进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具体体现。对广大企业和群众来说,这是提高获得感、幸福感的直接标志,是对政府服务能力和公信力的最直观感受。
新闻推荐
7月23日,记者从黄河防总获悉,受刘家峡至兰州区间降雨影响,黄河防总发布黄河上游汛情蓝色预警,8时起启动黄河上游防汛Ⅳ级应急...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