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次“全国助残日”系列报道之文体教育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人也不能少

兰州日报 2018-05-24 04:06 大字

在城关区助残公益实体店,残疾人赵长稳正在与残疾人朋友交流书法心得。别看她是缺失双上肢的残疾人,但她经过刻苦的练习,如今用脚写得一笔好书法,曾在上海世博会进行了展示。“她是残疾人自强不息的典范。”城关区残联理事长温兆军如是评价。兰州市以创建“全国残疾人文化体育建设示范市”为抓手,重点打造一批示范点,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为10万名城乡残疾人提供群众性体育和文化服务,让更多的残疾人走出家门参与社会活动,享受精彩生活。

残疾人文体事业结硕果

近年来,兰州市将社会助残活动纳入文明城市创建内容,进一步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倡导“平等、参与、共享”的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融合发展理念得到广泛传播。

特别是以创建“全国残疾人文化体育建设示范市”为抓手,重点打造一批示范点,开展经常性、常态化和便捷式文化活动,成功举办兰州市“特奥运动会”“关爱自闭症儿童”“残疾人文化周”系列活动,残疾人征文、朗诵、书画、摄影等使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为10万名城乡残疾人提供群众性体育和文化服务,基层文艺精品节目、交流汇演活动的开展让更多的残疾人走出家门参与社会活动,享受精彩生活。

市残联宣文处处长张康生介绍,兰州市先后投入资金500多万元,创建“残疾人文化进社区”示范点40个,建立残疾人艺术培养基地6个,发放《兰州市残疾人素质教育读本》2万余册,6名残疾人演员入选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代表国家赴40多个国家参加演出。开办绘画、舞蹈、书法培训班50余期,培训残疾人3万多名。推荐500多幅残疾人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参加了全省、全国各类比赛,获得各类奖项66个。五年来,市残疾人体育人才库不断充实提高,选拔培养了100多名优秀运动员,为省上选送了20多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和冬奥会集训并代表国家队参加各类比赛。在全国举行的残疾人运动会上,兰州市残疾人运动员共获得金牌14枚、7枚银牌、9枚铜牌,多次打破世界纪录。在世界重大残疾人运动竞技场上,也有兰州残疾人运动员的身影,代表中国参赛的兰州籍残疾人运动员共获得金牌23枚、银牌15枚、铜牌3枚,红古区残疾人运动员连浩代表国家队在残奥会等国际重大赛事上多次荣获金牌,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品牌化服务西部领先

“最值得肯定的是,兰州残疾人就业、文体、托养、康复和社区建设等6个方面的工作在西部领先。先后获得国家各部委的充分肯定。”张康生说。近年来,兰州市残联分别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残联评为全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特奥工作先进单位;连续多年获评全省残疾人事业先进单位。连续多年蝉联全省残疾人运动会和残疾人艺术汇演第一名,先后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文化体育人才。2015年,中国残联确定兰州市为全国残疾人文化体育示范市,城关区张掖路等10个社区先后被中国残联、甘肃省残联授予特奥工作示范社区称号。

同时,市残联还创建兰州自己的残疾人服务品牌,成功举办了五届“残疾人相亲联谊会”、四届“残疾人歌手电视大奖赛”、两届“残疾人及残疾人工作者书画摄影工艺美术作品展”,有效丰富了广大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目前,全市持证残疾人73686人,残疾人通过办证、用证进而保障自身权益的意识大幅提升。兰州市建成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10个,为586名残疾人提供了法律咨询、法律救助和法律援助等服务。积极协调市交警支队,为149名残疾人专用机动车驾驶员办理了尾号限行免于处罚的相关手续,方便了他们的出行,化解了矛盾。畅通信访渠道,全市累计办理来电1000余个、来信130余件、来访1500余人(次),办结率达98%,维护了残疾人权益和社会稳定。

□邵其珍

新闻推荐

市政协督查重点提案办理情况

【本报讯】近日,市政协副主席李彦龙带领部分政协委员,对《关于普及户内燃气安全防控设备的提案》办理进展情况进行督查。提...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