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晓彦:在教学中成长并快乐着

兰州日报 2018-04-18 02:23 大字

1992年从兰州师范毕业后走上从教的道路,如今,“小老师”已成长为城关区教育界的一位“名师”。“如果这算一份成绩的话,我觉得这份成绩首先是自己努力奋斗的结果。因为有了奋斗的过程,当机遇来临时,机遇也才会有实实在在的价值。”城关区静宁路小学教师于晓彦如是说。

最早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真切体会,来自于一次见习,在兰州师范上三年级的她去静宁路小学见习,一个六年级的小学生对她敬礼说:“老师好!”,就是这样一个特别普通的瞬间一句平常的话,让她怦然心动,老师这份职业的庄严感油然而生。师范毕业后,她被安排在柏道路小学工作,一呆就是14年,后来又调入静宁路小学,这一干又是12年。

“在那个年代要想快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绝非易事。”于晓彦说。从1992年到1998年的6年时间里,她感觉自己一直处于摸索阶段。带班遇到问题时,会手足无措,但她从来不敢有一丝懈怠,发现问题马上就调整。终于,1997年她的努力有了回报。“那年香港回归祖国,而我也在全区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对我来说,1997年真是个好年份。”

至此,于晓彦的教学风格引起了城关区教研室老师的注意,她也成了一名教育系统的“种子选手”。教研室的老师开始有意介入她的教学,指导她的业务,甚至还会给她安排各种比赛任务。有一篇课文题目是《黄继光》,整篇课文不足700字。但是,她前前后后一共“上”了十几遍,最终“这节课”在全省的比赛中拿下一等奖。“‘磨课\’的过程其实也很痛苦,一节课要反复上十几遍,每天奔波于各个学校,面对不同的学生。发现问题,寻找不足,再调整,再润色……直至满意,这是一种真正的磨砺。”回想起那段经历,于晓彦感慨万分。当时,教研室的老师告诉她,磨课的过程就是要内化,要融合,把所有能讲给学生的内容高效地传授给他们。那时,她也正是一直坚守着这个理念。

此后的工作中,于晓彦仍保持着刻苦钻研的精神,但她的中专学历让成就感渐淡。她立刻报考了自学考试,每晚10点多孩子睡后她便进入自学时间,最厉害的一年她一次过了10门课,6年时间里一共学了32门课,到2004年就全部“啃”了下来。那时候,每天的工作,还有深造学习,让她精疲力竭。但每天回家她都要先陪伴孩子,尤其是晚上9点的“故事时间”是雷打不动的。

于晓彦告诉记者,被评为城关区名师对她来说是件幸运又幸福的事。通过课题研究她不仅带出了自己的团队,也极大地促进了教学工作。一路走来是,她不仅收获了事业的成功,同时,也在享受家庭的温暖。她有一个温馨的家庭,有一位非常爱她的老公。于晓彦说:“在我的‘芳华\’遇到了孩子们,也遇到了我的爱人,我觉得无论工作还是生活,总是充满了快乐。”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孙亚斐

新闻推荐

“金城之春”秦腔演出周明日开锣启大幕 200张门票免费送兰州戏迷

演出节目单请扫二维码本报讯(兰州晨报/掌上兰州首席记者平丽艳)兰州戏迷有好戏看喽!4月19日,备受期待的2018年兰州市惠民演出之第17期“金城之春”秦腔演出周,将在金城大剧院正式开锣!在为期十天的演出...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