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智结合扶志探索建立脱贫体系 晏家洼“技能培训+”拓宽致富路

兰州日报 2018-04-03 01:36 大字

春耕时节的七里河区魏岭乡晏家洼村,到处孕育着生机与希望。抬眼望去,蓝天白云与层峦梯田相互映衬,行走在平坦的山间马路上,“三马子”来来往往,满是忙碌的身影,一幅田园美景如诗如画。

晏家洼位于魏岭乡中梁地区,这里山大沟深,长期以来,以百合、玉米及洋芋为主要农作物。这里曾经靠天吃饭,能填饱肚子是老百姓的期盼。***攻坚行动开展以来,政策来了,对策准了,信心足了。如今的晏家洼村,老百姓不仅填报了肚子,腰包也一天天鼓了起来。

80后的邵有辉是晏家洼村的村支书,在他看来,晏家洼要沿着这样一条路走下去:“以技能培训为切入点,在田间地头进行百合、玉米及洋芋种植等培训,提高产量和质量;对富余劳力进行月嫂、家政、养殖业等培训,建立家政服务公司,稳步提高家庭收入。通过培训,让乡亲们掌握一技之长,扶贫工作由‘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增强老百姓脱贫致富的信心、决心和勇气。”

扶贫必扶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了一技之长就不怕没饭吃。通过培训,今年50岁的闫珠良在种百合之余,开始发展副业,养殖小尾寒羊。“通过养殖业培训,不仅学会了养殖的方法,还降低了养殖的风险,去年已经开始出栏了,收入好着哩。”闫珠良信心满满地向记者介绍。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具体工作中,晏家洼村累计对贫困户进行技能培训60余人次,并积极协调区就业局、扶贫办为贫困户争取培训资金3.8万元。“大力开展技能培训,帮助贫困家庭劳动力掌握一两门技能,发挥‘造血\’功能,提高群众的能力素质,才能在根本上让贫困群众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越走越顺畅。”邵有辉介绍。

同样是通过培训,今年50岁的龚正桃已经实现了从“务农把式”到“金牌月嫂”身份的转变。龚正桃向记者介绍:“有活了就在城里干月嫂,闲了就来村里务农种百合,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了,感谢好政策,感谢政府为我‘量身打造\’的好出路。”

同时,对没有参加技能培训而又有强烈脱贫意愿的困难群众,晏家洼村积极与区环卫局等单位联系,协调他们做“城市美容师”。范相成与妻子孙燕玲都在城里干环卫工:“每个月两个人的收入加起来有5000多块钱,还管吃住,虽然累一点苦一点,但手头比以前宽裕多了。”

百合种植是晏家洼的主导产业,也是实实在在的“家底子”,晏家洼村通过对百合种植的技术培训,创新百合覆草覆膜技术,百合产量与质量稳步提升,全村百合留床面积发展到1634亩,年收入980余万元。在此基础上,给38户贫困户每户发放3340元百合产业扶持资金,帮助其发展百合产业,每户每年增加6000多元纯收入。

缺乏资金是发展道路上的又一道“拦路虎”。为此,晏家洼村积极与甘肃银行衔接,为38户贫困户提供扶贫贴息贷款190万。并投资75万,成立晏家洼村扶贫资金互助社,解决了困难群众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难题。

有了保障和技术,乡亲们也有了甩开膀子干的勇气。截至目前,互助社累计吸纳145户,并编制晏家洼村扶贫互助社章程、晏家洼村扶贫互助社运行程序,互助社组织机构网络图等。村民们发展的积极性与信心也高涨起来了,全村小尾寒羊存栏量达到480只,年收入24万,猪出栏620头,年收入124万。

乡亲们腰包一天一天鼓了起来,开始注重“脸面子”工程,村容村貌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记者了解到,晏家洼村积极衔接争取项目,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村组道路1.2公里,投资48万元,安装路灯115盏,建成文化广场,为群众开展文艺活动提供了场所。

展望今后的工作,邵有辉告诉记者:“扎实开展***大数据平台建设,坚持差异化扶持,做到底数清、问题清、对策清和任务清。同时,村里计划平整部分土地,种植核桃、果树等经济林,并计划建造10座日光温室,种植草莓等经济作物,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文豪王忠德

新闻推荐

国家体彩中心荣膺突出贡献奖

兰州晚报讯(记者孟雨)3月26日,中国扶贫基金会2017年度捐赠人大会在京召开,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彩票管理中心因多年与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开展“中国体育彩票·新长城”助学项目而荣膺“突出贡献奖”。据...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