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清明节过出更多“文化味儿”
杜学峰
清明节是我国最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其大约始于周代,至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淮南子天文训》就有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融合了历史上的寒食节、上巳节等节日内容,清明节的文化内涵越来越厚重深远。2006年,清明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国务院将清明节列为法定假日。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时间的累积给予了清明的厚度,历史的行进赋予了清明的内涵。“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在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诗《清明》中,就完美地诠释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随着岁月流逝、时代变迁,清明已经逐渐成为了国家和民族的一种集体记忆,也是精神和信仰的重要时间载体。
“天涯共此时,同寄一缕哀。”在这个草长莺飞的季节,结伴扫墓、祭拜先人、寄托哀思已成为约定俗成的传统,让即使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心生思念、心怀故人。逝者与生者,哀伤与欢乐,既昭示了清明节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概括了“追思先人,勿忘生者”的本质内容。“慎终追远、明德归厚”,清明不仅成为了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每年清明节这一天,各地组织举办各种各样的民俗活动,将意蕴丰富、丰富多彩的清明文化,以立体化的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也有助于将传统文化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并不断地传承下去。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通过踏青、插柳等方式还原和挖掘清明节背后的文化底蕴,既让这个清明节多了些“文化味儿”,也再次说明: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新的辉煌。
不忘本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传统文化教育是增强民族自信、确立文化认同的应然之道,也是承继智慧、取其精华的必然选择。现如今,互联网通过大数据形式对清明文化进行多维呈现,无疑有助于传统文化与互联网在深度融合中实现凤凰涅槃,勾连起现世与往世的情感对话,增强民众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既滋润了网络空间,也让这个清明节过得更有意义。
本周话题:文明殡葬离我们还有多远下周话题:四月飞花,美丽兰州期待“花样”绽放投稿邮箱:lzrbpl@126.com
新闻推荐
刚需购房者权益如何保障?
兰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