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体验兰州警方破解“犯罪密码” 电子证据 沉默的“犯罪日记”
(记者 都一鸣 特约记者 苟宏伟)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电子文件已经成为传递信息、记录事实的重要载体,它在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给违法犯罪提供了空间和手段。近日,记者走进兰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电子物证检验室,零距离探秘警方如何破解“犯罪密码”。
电子信息记录各种犯罪“痕迹”
在实验室内,记者看到民警穿着白色防尘服,戴着手套,聚精会神注视着面前的电脑屏幕。房间内,摆满了林林总总高端精密的仪器设备:介质预检区、镜像克隆区、手机检验区、配备存储介质取证塔、手机取证等。
兰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电子物证检验室主任万学永告诉记者:“电子信息就是‘沉默的现场知情人\’,我们的任务就是展现这个‘沉默的现场知情人\’所掌握的案情。在信息时代,电子信息已经成为物理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无处不在的电子信息默默记录了各种各样的‘痕迹\’”。
据了解,兰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电子物证检验室2017年度共受理电子物证案件400余起,出具电子物证案件检验报告300多份,检验数据量超过4000GB。
(下转A08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记者从市房产局了解到,兰州市房产部门组成检查小组,对雁滩安居小区、南河新村等部分公房老旧小区的安全和服务质量进行了实地检查。在南河新村小区供热点,检查组一行对供热设备的正常...
兰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