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究竟是我懒还是爸妈管得宽 寒假里孩子与父母如何愉快相处,找到矛盾的“病根”对症下药

西部商报 2018-02-03 09:52 大字

(记者 熊园 马莉) “期末考试盼放假,寒假才刚开始又盼开学。”今年刚上大一的罗莹最近一见到同学就吐槽自己的寒假生活,“和父母实在无法友好相处”成了她这个寒假最大的烦恼,而她的困惑也很快就引起了同学们的共鸣。“没回家时,父母各种盼望;回家当天,父母各种欢欣;回家没几天,父母各种恼火。孩子觉得父母管得‘宽\’,父母觉得孩子‘懒\’”,寒假里,似乎家长和孩子没办法愉快相处了。

学生:

刚刚盼完了放假 又开始盼开学

“刚回家的第一周,我妈没事就驻扎在我房间里,宝贝长,宝贝短,只要是我爱吃的,一周之内不重样,吃不下也得使劲撑。可好景不长,没过几天,妈妈的笑容就越来越少了。我玩会儿手机吧,说是沉迷网络;出门找同学玩,又说不顾家,不懂事;看会儿杂志,说无心学业,不上进。每天出门都要报告去哪儿了,干什么去了,跟谁在一起;晚上稍微晚点回家,就要教育半天,简直有点让人惶惶不可终日了。”罗莹告诉记者,她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跟父母相处,觉得家长总还把她“定格”在十来岁的中学生,这要管那也要管,真想早点开学回校。

而罗莹也告诉记者,她的烦恼并非个例,和同学们的聊天中发现大家似乎都在经历着和父母交流上的障碍。有的同学说,父母最擅长的是“小题大做”,把日常中一不小心干砸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作为“教你做人”的引子,说着说着就能扯到你今后“事业堪忧”“学业无成”“嫁不出去”“谁敢嫁给你”等问题上,让人非常沮丧。

家长:

对孩子的世界感到陌生

“前几天,我偶尔听见女儿和同学打电话,动不动就说‘我儿子又出去玩了\’‘我儿子在家看书呢\’,我吓得魂飞魄散,详细一问才知道是在玩手机游戏。”家住西固的梁女士哭笑不得地告诉记者,女儿假期里一直在玩“旅行青蛙”的角色扮演游戏,除了忙着给“青蛙”当“妈”外,还迷恋其他游戏,不仅能和游戏角色谈恋爱,还能发短信,打电话。而记者采访也发现,由于现在网络信息发达,孩子生活中的关注点增多,这加剧了家长和孩子们之间的信息鸿沟。“高中的时候,我觉得对孩子还是很了解的,两年大学上下来,我们之间却多了很多陌生感。”赵女士在对于孩子的沟通问题上也有很大的困扰。她告诉记者,上高中的时候,孩子遇到一些挫折和难心事还愿意和父母沟通,现在,什么都和同学说,家长对于他们就是陌生人。

建议:

找到矛盾根源“对症下药”

“其实,家长和孩子出现短暂的沟通障碍就说明沟通的目的双方没有明确。”兰州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李雄鹰认为,如果家长本着“说教”的目的,孩子又是“抗衡”的目的,必然会让问题严重化。出现此类情况作为家长和孩子都不必太悲观,只要能意识到问题所在,两方面都积极去改善就会有变化。

家长在和孩子沟通过程中,容易产生“我年龄比你大,阅历比你丰富,又是生养你的人,所以你必须听我的。”这种观念,用“爱”来绑架孩子。而对于新生代的孩子来说,接触的信息量大,尤其进入大学后,他们的自我认知,社会适应能力都在发生变化,逐渐追求个性成长。这种不对等的关系下,家长如果还是一味“单边”的沟通,把自己的阅历、经验、对世界的理解叠加在一起,同时释放给孩子,必然会导致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争吵。如果家长换个角度,明白“一言两语”无法改变一个人,耐心的去满足孩子自我成长的需求,将“说教”改为“经验分享”,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和尊重,给孩子“试错”的机会和成长的空间。不当“宣教者”而成为“倾听者”。同时,孩子不要和家长“敌对”,而是虚心将家长的观点进行分析,能够听得进好的建议,再加上家长和孩子都能够互相包容、尊重,不要试图去控制对方,那么这样的沟通慢慢地就会越来越有效果。

用行动证明自己的成长

很多时候,孩子们为了证明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不再是父母想象中的“小孩子”,都会用“我又不是小孩”“我知道了”等话语来表达,言谈间都会充满了不屑,让父母听到后,感到不愉快。李雄鹰建议,其实作为孩子可以尝试用行动来证明,如果你平时做事总是丢三落四、虎头蛇尾,在家里很少承担责任,父母有什么理由相信你有独立自主的能力呢?

所以要多给父母一些信任你的理由,不妨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在家里主动分担一些家务,保证做得又快又好;尽可能多地照顾好自己的饮食起居,减轻父母的负担……如果父母发现,每次你都能很好地完成他们交给你的任务,那么,他们一定会从内心相信你的能力,愿意多给你一些自己做决定的机会。只有你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你有责任心,你有独立能力,你才会赢得父母对你的信任。而作为家长,对于已经成年的孩子要放手,让他们学着自己做决定,自己承担后果。

不少家长心中都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就无法沟通?本篇介绍了孩子不愿意与父母沟通的十大理由,一起看看孩子有哪些想说,却不愿说出口的话。

孩子不愿和父母沟通的十大“内心戏”

1 不关心我内心的想法

我真的不明白爸爸妈妈为什么不了解我真正在想什么,为什么他们要干涉我的思维,总是要我顺着他们指好的路往下走?我不是躯壳,我有灵魂我也有我的思想,我有大脑我也会自己思考。

2 似乎只有大人的事才最重要

爸爸妈妈对我的事情总是不以为然,好像只有他们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我们这些“小孩子”的事都不值一提。所以,现在我有烦恼我根本就不和他们说,反正说了也没用,他们也不会重视我。

3 对我提各种要求,自己却做不到

为什么父母要求我们的事情自己却做不到,我们来指出父母的错误那就是顶嘴,而他们用吼叫的口气来教训我们就是循循善诱,在他们眼里,好孩子和坏孩子的区别只有一个现象可以证明,就是够不够听父母的话。

4 总认为我还小,什么都不懂

家里的事情父母很少和我说,总认为小孩子什么都不懂。时间长了,我也认为我们之间的代沟很大。我们现在叛逆一点,在他们眼中就叫“混”;我们现在奇思妙想、标新立异,在他们眼中就变成了“胡来”。

5 没耐心听我的真实想法

我根本没有办法和爸爸妈妈说话,对我的一些意见,他们总认为很荒谬,是狡辩、找借口,许多事情他们根本不征求我的意见,也从来不愿听我的解释。

6 跟我“聊天”,话题只有“学习”

父母除了每天给我塞一堆好吃的,就是没完没了地问我学习的情况,这样让我感到很厌烦,总感觉话不投机。在家里爸妈每天说的最多的话就是要把学习搞好。

7 拿我跟“人家孩子”比较

他们整天拿和我在一个小区的同班同学比较,总是和我说,你看人家怎么怎么,你又怎么怎么;为什么同一个班,“你这次考得没人家好”之类的“质问”,让我感到非常失落,感觉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一点儿自信都没有。其实,我也有自己擅长的事情,为什么得不到鼓励呢?

8 用冷冰冰的大道理代替心贴心的交流

每次我鼓起勇气和他们说心里话的时候,他们总是先啰嗦一大段的道理,还会摆出一副“我是大人”的架子,然后把自己的思想传输给我,实际上只有我赞同他的观点,他们才不会继续说下去。

9 用发火的方式代替平心静气的教育

上周刚开完家长会,回家就狠狠地批了我一顿。其实,每次考砸了,或者在学校犯了错误,我自己也知道做得不对,如果平心静气地跟我沟通,我会更愿意改正的,谁不想成为更好的自己呢?

10 最后,如果我做了父母......

如果我以后做了家长,我不会每天都对孩子板着一张脸。我会和孩子做好朋友,和他聊天、谈心,让他把心里的想法和委屈都讲出来。一个能够理解我们、能和我们平等交流的父母,是我多么渴望和需要的啊!(搜狐教育)

新闻推荐

“河长制”公益微电影·微视频评选结果出炉 《守望疏勒河》荣获微视频三等奖

本报兰州讯(记者王云祥)1月31日,记者从省水利厅获悉,由水利部新闻宣传中心、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联合举办的“河长制”公益微电影·微视频评选结果正式出炉,甘肃省疏勒河管理局报送的《守望疏勒河》荣...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