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裂缝中的阳光

兰州日报 2018-01-11 04:02 大字

校园的蓝花楹还未落尽,我背上行囊,走出象牙塔,成了一名普通的教师。彼时,我向远在东北师范大学学习的好友,宣布自己从毕业到就业的好消息。良久,他回了我一句:你走到这一步不容易。此话一出,泪已潸然。

仍记得,高中毕业时疼爱我的班主任,曾语重心长的嘱托:“上大学要选好专业,学会成就自己。”我把这句话牢记,在浩如烟海的学校和专业中仔细甄选着,那也许会决定人生命运的大学。

正青春,十八岁的我有太多梦想:想做记者,在摄像机的见证下主持正义;想做编辑,把众人的妙笔生花悉心栽培;想做翻译,游刃有余地游走在语言转换的神奇时刻。然而,一纸通知,我成为了西南大学学前教育专业2013级新生。

当老师?这个选项从不曾出现在我的未来计划里。新生开学典礼上,我几乎怒火中烧地拷问自己,这究竟是不是多年寒窗苦读期盼的结局。

反复的煎熬与质问,日子漫长不已。终于,大二上学期,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转专业的机会。我毫不犹豫,要来了转专业申请表,兴冲冲的想要投身新闻传媒行业。

十一月的重庆,我独自坐在第十教学楼的大厅长椅上,风带来南方特有的潮气。当我在申请表上写下名字,眼前竟瞬间闪过许多人:山区翻过大山去上幼儿园的孩子们;因为学前教育困难现状,痛心流泪的教授们;毫无基础却在琴房和舞蹈房努力的同学们。一滴、两滴、眼泪猝不及防掉在申请表上,“转专业”三个大字变得异常刺眼。

是啊,教育这二字是如此的重,怎么能轻易放弃?青春热血未经一番努力,怎能轻易离开与我一起奋斗的良师益友?如果我们都要逃避教育的责任,还会有谁牵起那一双双渴望的小手?

思及此,我轻轻把那份申请表上的泪滴拭去,谨慎地将那份年少绚丽的梦想折起,夹在《学前教育学》的扉页。

我明白这选择一次与自己的战斗,无关乎荣誉、利益,唯一的目的是认真面对自己,面对教育。所幸,在学前教育这个专业中,我渐渐有所收获。

就业季毫无预兆地来临,我知道选择又来了。

父母一遍又一遍打来电话,想确认我的就业意向,我总说:“不知道”。这句“不知道”绝不是敷衍,更不是戏谑,我真的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做老师,还是从事别的行业;究竟是去大城市闯荡一番,还是回到兰州发展。

各不相同的意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迟迟难以得出定论,终于坐不住了,我决定亲眼看看家乡的学前教育。

那一番所见所闻,刷新了我对兰州学前教育现状的认知。现代化的硬件设施,早已经普及的本科学历幼儿园教师队伍,家长对孩子学前阶段教育的重视。在黄河水滋养过的家乡,埋下我的教育梦想,原来是如此振奋人心的抉择。

可人生不会总是一番坦途。身边的亲戚朋友得知我的职业时,他们总会略显遗憾的摇摇头。解释难敌定势思维,可难道我经过矛盾与成长选择的职业,竟是如此不受社会大众的认可?我再次陷入了迷茫。为寻求专业的力量,我发邮件同昔日的老师交流,她给我的回信中写道:“外在的幸福远不如内心的福祉。”

望着这句话,现在的生活状态浮现眼前。

现如今,我已经成为了铁路西村幼儿园一名平凡的教师,每天的工作虽然辛苦,却收获着孩子的依赖、家长的信任、同事的帮助,领导的关怀。

年少的梦想,也全部以另一种形式实现。如今,不用摄像机的陪伴,我也能为孩子们生活中的小争执当法官;不当编辑,也能把孩子们的奇思妙想整理成册,记录他们的成长;不做翻译,也能倾听孩子们的童言稚语。年长的老师亲切地叫我“小妮儿”,孩子们叽叽喳喳地喊我“刘老师”,一声声高低起伏,诉说着疼爱、包容、信任,演奏出生活中最美的交响曲。这个岗位,让我在教育之路上继续成长,它带给我的幸福如此真实。

我不由感谢那个在无数次矛盾与选择中,依旧坚定的自己。正是那一次次选择造就了今日的我。

我相信自己的青春,不会流逝在飘飞的粉屑里。除了平凡,一定还有一抹追求教育梦想的身影。我终于获得了追寻已久的答案:我决心坚守幼儿园教育一线岗位,和孩子一起慢慢长大。

教书育人,事事琐碎。当黄金色的夕阳掠过校园的天空,我望着云层的缝隙,永远期待那矛盾与选择裂缝中的阳光,成为动人教育故事的美丽章节。

□刘莹

新闻推荐

生活妙招 洗菜篮缝隙污垢轻松清除看这里

1.将家里常用的消毒水,按照1:200的比例混合。2.将洗菜篮浸泡其中两个小时。将洗菜篮拿出来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污垢严重可延长浸泡时间或者用刷子轻刷)兰州晨报记者张秀芸家里用的洗菜篮子,用久...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