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兰州生活垃圾分类难

甘肃经济日报 2017-12-12 09:48 大字

本报记者 杨蕙熔

2012年,兰州市着手试点推广垃圾分类工作。五年来,由于居民生活习惯难改变,后期宣传力度弱化,分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不配套,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始终徘徊不前。近日,省政府下发《甘肃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在2020年底前,兰州市城区范围内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为此,兰州市政府计划用三年时间开展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话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生活垃圾分类举步维艰

12月9日上午,兰州市安宁区培黎广场的垃圾收集处理站,一辆辆垃圾清运车排成了长队。清洁工于师傅和同事一边将垃圾倒入清运车,一边将矿泉水瓶、啤酒罐、硬纸箱等挑拣出来。

兰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落实情况如何?作为垃圾处理工作的一线人员,于师傅对此有着最直接的感受。

“每天小区生活垃圾、清扫街道的垃圾运到收集点后,我们会挑出可以回收的物品。”于师傅告诉记者,挑拣之后的垃圾装入垃圾清运车运往处理场处理,每天差不多能运走约12吨垃圾。

“只要不是建筑垃圾,各收集点不会强制小区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所以垃圾都是混装的。”于师傅表示,他们早已习惯了居民对垃圾分类的“不作为”。“垃圾分类工作要真正落到实处,还得靠市民自觉。”

安宁区中和教育世家的保洁员万阿姨告诉记者,自己服务的小区,很少有人对垃圾进行分类。每天清理垃圾桶,从未见住户按照垃圾桶上的标识分类投放垃圾。

兰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环卫处负责人张军太介绍, 2012年,兰州市开始试点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至今已在主城四区投放使用分类垃圾箱近万个,在主城四区50个小区约5万户居民中试点生活垃圾分类制度,但因多种因素困扰,实际上垃圾分类收集并没有得到大范围推广实施。

难以打通的“最后一公里”

2016年,兰州市主城四区收运处理的生活垃圾达90.62万吨,平均每天2482.74吨,按人均日产家庭生活垃圾0.5千克计算,家庭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占主城四区的74.51%,位居第一。

长期致力于垃圾分类的环保志愿者王杍强告诉记者,实现生活垃圾分类的关键在家庭,而培养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及习惯需要一个过程。

王杍强认为,此次兰州市出台强制垃圾分类方案,从政府机关、公共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入手落实生活垃圾分类,不仅可以培养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还能以点带面推动居民家庭生活习惯的改变。

“按类区分生活垃圾,意味着要在家中按类准备好几个垃圾桶,这显然不太现实。”家住雁滩家园的张昕则认为,目前很多家庭不具备垃圾分类条件,在外培养出的“分类意识”在家没有施展空间。

“一个烟盒从外到内有塑料包装、纸盒和锡纸三部分,如果按分类标准,要分别投入三个不同的垃圾桶,谁会在家这样做?”市民谢晓辉也认为,家庭产生的生活垃圾中只有很少部分是可回收物,大部分是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类意义不大。如果仅靠市民自觉培养垃圾分类习惯,显然动力不足。

通过激励措施吸引市民主动参与

对于“原地踏步”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而言,此次出台的《方案》无疑是重大利好。

“兰州市红古区平安镇若连村试行垃圾分类积分制,让村民在参与垃圾分类的同时享受到分类带来的实惠,就是一次不错的尝试。”西北师大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赵茜表示,只有通过激励,才能调动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的热情,将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需要多方协作。”王杍强认为,《方案》打破了传统垃圾运处分离的藩篱。从源头入手“分类减量”,充分发挥小区物业的收转职能和承接作用。建议先由小区物业免费定量提供垃圾分类袋,消除住户因垃圾分类而加大开支的顾虑。其次,小区物业可将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及其他垃圾按类对接运输环节,尝试建立可回收物由物业出售运输,厨余垃圾由物业、政府补贴运输,有害垃圾及其他垃圾由政府运输的模式,最后明确“谁运输谁处理”的终极责任。借助《方案》,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高效利用。

新闻推荐

第十二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在京召开 本报一作品获“中国健康传播好作品奖”三等奖

本报兰州讯(记者张丽丽)12月8日,由清华大学与国家卫生计生委共同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在北京召开,主题为“新时代的健康传播”。会上颁发了“2017年度中国健康传播大使终身成就奖”,“201...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