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互联网+”进行垃圾分类 红古区试点使用智能化垃圾分类系统
村民体验智能化垃圾分类
刷个卡或打个指纹,就能领到一卷垃圾袋;废旧纸皮扔进去,重量马上显示,并同步积分;垃圾袋上有专属的二维码,可以溯源。这个神奇的垃圾分类系统在红古区平安镇若连村村委会试点使用。在“垃圾不落地,乡村更美丽;垃圾分一分,环保更加分”为主题的农村全域无垃圾专项整治活动中,若连村成为全区利用“互联网+”进行垃圾分类的首个试点乡镇。
“哇,太神奇了,系统还能自动称重啊。”村民老王将纸箱投放到智能可回收垃圾投放箱的纸张柜子后,屏幕立即显示“您投放的重量为895克。”一旁的村干部介绍说,系统还会根据重量计算积分,待积累到一定积分,就可兑换日用品。老王听后忍不住地点头,“操作方便还有奖励,智能设备真是惠民。”他还热心地教村民使用。“智能垃圾分类箱的图标操作一目了然,让垃圾分类理念更深入人心。有了这么好的硬件设备,我们村民一定要支持。”老王说。
据了解,为顺利试点推进智能化垃圾分类工作,村上也早早做足了功课,由企业派专业人员对256户村民进行了指纹家庭信息采集。“打开垃圾分类系统App上的‘扫码取袋\’二维码,再按下发放机的按钮,垃圾袋就会自动吐出来了。”现场,若连村书记张恩福热心教村民们如何领取垃圾袋。他第一个在手机下载了专用App,认真地学习操作,还主动当垃圾分类志愿者。村民老魏兴奋地说,他也第一时间下载了垃圾分类的专用App,尝鲜体验了智能领取垃圾袋、投放垃圾。在老魏看来,智能可回收垃圾投放箱还解决了他家的一大烦恼纸皮处理。让他惊喜的是,这智能可回收垃圾箱还会对投放物品自动称重,帮居民积分,再兑换礼品,“比起卖给回收店,这更有意思啊。”
智能化系统好在哪?平安镇铁镇长介绍,更智能是最大的亮点,村里收废品的少,一些纸、铜等废品村民很快能换成生活日用品。居民领取的垃圾袋都印有二维码,实行一户一码实名制。当居民投放垃圾后,扫描垃圾袋上的二维码,通过App大数据平台即可知道这袋垃圾来自哪户居民,垃圾分类是否准确,实现垃圾投放可溯源。当可回收垃圾投放箱后,系统自行称重并累计相应积分。此外,垃圾箱满了还会自动“报警”。居民只要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或是刷智能二维码卡即可投放,操作方便。和传统垃圾桶相比,智能垃圾箱外表美观且密封性好,杜绝了垃圾裸露带来的难闻异味。
红古区委农村工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称,试点使用智能化垃圾分类系统只是区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一个缩影。自红古区全力整治109国道沿线环境卫生,成效明显,主要表现在六点:一是视线内成堆的垃圾不见了;二是尾菜基本消失了;三是沿线小花园增多了;四是墙面普遍干净了;五是乱堆乱放和乱停乱放明显减少了;六是镇保洁队伍普遍建立了,日常保洁正常开展了。另外,提出了“六定二统一提升”的工作要求:即定点倾倒尾菜、定点摆放果皮箱和垃圾桶、定时清倒垃圾、定人看管监督、定期开展全民卫生大扫除、定点停放车辆,统一制作门头广告牌匾、统一打造国道两侧建筑风格及提升城镇整体形象。
新闻推荐
学校门前无人行红绿灯。学校门前二三十米宽的马路没有红绿灯,车速又快,小学生上下学存在着安全隐患。11月30日,市民李先生向兰州晨报热线96555如是反映,他建议在安宁刘家堡小学门前安装红绿灯,以保障...
兰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