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电诈新兵郑汶岳:与骗子拼速度,守护市民钱袋子
郑汶岳。
“天上不会掉馅饼,天下也没有免费的午餐。受骗的人中,好大一部分归根结底都是因为贪小便宜,希望通过我们反电诈中心的宣传引导,通过我们整个团队的努力,提高广大市民防骗拒骗的意识。同时,‘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反电诈中心也会不断提高工作质效,让我们这个反诈机构运转得更快、更强、更稳,更好守护老百姓的‘钱袋子\’!”
从特警队员到反诈中心信息研判员,角色转变之后,需要更多的努力和付出,才能让工作更出色。郑汶岳,兰州市公安局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一名年轻的工作人员,来到反诈中心的一年多,让他感触最深的就是:学习!用他的话说,只有不停地学,才能跑在骗子的前面,守好市民的钱袋子。
边干边学摸着石头过河
电信网络诈骗是一种新型诈骗方式,在最近几年里,该类案件渐成高发态势,受害的老百姓也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兰州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成立以来,处理警情3804起,成功止付1453起、止付金额4200万余元,全市电信诈骗案件出现“立案下降24%、破案上升82%”。
反电诈中心是一个新成立的部门,对于一个从未接触过此类业务的人来讲,可以说是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刚开始,啥也不懂,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现成的经验、做法、模式可学,郑汶岳和同事在工作之余搜集大量视频资料、外省公安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有关内容,慢慢学习、琢磨。
“我们反电诈中心有好多应用平台系统,交给你,你就得会用,在这里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同一个研判室里,每个人的工作都有分工,有的负责研判资金流向,有的负责研判信息流向,不同的线索,需要从银行、电信运营商等不同平台入手。“一年来,队长赵志军对我们年轻民警的帮助挺大,从他那里,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直到现在,郑汶岳还是感觉自己的业务知识太缺乏、太单一,“如果有机会,我想跟着案子出去‘打\’,这样可以提高实战经验。”
改变需要更多的努力
今年十一,郑汶岳刚办完婚礼,由于工作原因,没顾上休婚假,就来到岗位上班。而和他一样的还有几位同事。
“媳妇和家里人非常理解支持我的工作,没有时间陪伴家人,自己很愧疚,但家人对我没有怨言。”郑汶岳介绍,妻子在铁路部门工作,长假期间也在单位加班,两个人正好错开,都没有时间休婚假。而双节期间,是网络电信诈骗案件的高发期,兰州反电诈中心全员坚守岗位,每天上班到晚上十二时,一有案情,立即行动。这样的状态对于他们来说,再普遍不过。虽然很累,但大家都顾不上疲惫,一心只想尽快找到线索,抓住骗子。
谈起改变,郑汶岳告诉记者,以前在特警队,很少和数据、网络打交道,对于他来说,训练有素、身手敏捷是自己的目标。来到反诈中心,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从之前的硬功夫到现在的“软实力”,一切都要重新学习。为了让自己更快成长,他就要抽出更多的时间去学习,不停地学习。现在给自己的目标就是,学习掌握全部应用平台,让数据为案件服务,让骗子在自己这里原形毕露。
看看郑汶岳桌上的各种学习资料,囊括数据分析、网络知识等各个领域。用他的话说,只有这样,才能跑在骗子的前面,守好市民的钱袋子。
“天上不会掉馅饼”
“从平台启用到现在,反电诈中心累计劝阻受害人次数已达600多万次。这其中,有的我们能够劝阻成功,有的我们还未来得及劝阻,受害人已经将钱转给了骗子,这时,我们就转入下一个工作环节。简单地说,我们就是想方设法守住百姓的‘钱袋子\’。”
刚接触电信网络诈骗不久,郑汶岳遇到一位被骗老人,这是一起让他特别揪心的案子。老人被骗了1万元,当时,老人情绪非常激动。由于反电诈中心及时介入,成功将被骗款项冻结,最终为老人守住了血汗钱。“这位老人的遭遇,让我感到身上的责任很重。我们这里的案子,第一个牵扯钱,第二个牵扯老百姓,我们能早一步发现,早一步劝阻,早一步止付,为老百姓切切实实地挽回经济损失,哪怕是很少的一部分,我们都会觉得很欣慰,特别有成就感。”
“天上不会掉馅饼,天下也没有免费的午餐。受骗的人中,好大一部分归根结底都是因为贪小便宜,希望通过我们反电诈中心的宣传引导,通过我们整个团队的努力,提高广大市民防骗拒骗的意识。同时,‘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反电诈中心也会不断提高工作质效,让我们这个反诈机构运转得更快、更强、更稳,更好地守护老百姓的‘钱袋子\’!”郑汶岳说道。文/图兰州晨报记者李升通讯员张军扬
新闻推荐
救援现场。兰州晨报首席记者姚智摄兰州晨报讯(首席记者姚智)11月26日下午6时许,平凉市119指挥中心接到一位群众报警称,崆峒区民馨家园c区后面的半山腰上,有一个佝偻着身躯的老人正摸索着下山。可能是...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