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强化技术创新推广 兰州市正迅速成长为西北地区重要信息化节点城市
兰州海红生产车间
作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兰州市在发展信息产业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经过多年长足的发展,先后培育了兰州北科维拓、甘肃万维等一批在国内拥有影响力的重点信息化企业。同时,获得了三维数字社会服务管理系统、智能交通化建设与高等级公路机电系统等一批国内先进信息技术专利并进行了产业化,成为了西北地区区域性信息化中心。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逐步完善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了企业信息技术创新和推广,制定了一系列促进信息产业快速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着力培育了基于大数据的三维数字“千亿产业”,全市电子信息产业保持了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正在迅速成长为西北地区重要的信息化节点城市。
“软硬兼施”发展壮大信息产业
近年来,兰州市大力推进通信基础设施提升改造,积极推动“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光网城市”建设。截至2017年上半年,全市城域网出口带宽提升至2000G以上,城市家庭20Mbps及以上宽带接入能力达到99.5%,农村家庭4Mbps及以上宽带接入能力达到100%,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99.3%,3G/LTE移动电话人口普及率达到100%,行政村光纤网络通达率达到100%。提前完成国家工信部“宽带中国”示范城市规定指标任务。同时,兰州市以传统支柱产业装备制造产业为后盾,始终将硬件产业作为全市新兴优势产业打造,成功塑造了业内“兰州制造”过硬的质量、过硬的技术和过硬的口碑。据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兰州市电子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8.7亿元,预计2017年全市电子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可达100亿元以上。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通过强化招商引资和企业挖潜,目前,兰州市电子制造业初步形成了以兰州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兰州高新区科技产业园区发展的产业格局。在海默科技的生产车间内,一台台摆放整齐的计量仪器即将发往全球各地,技术人员正在设备前进行最后的检测和复查。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海默科技的多相计量系列产品已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并申报多项专利,其产品和服务远销海外,现已成长为多相计量领域的技术领导者以及三大主流供应商之一。同样是行业领军企业的兰州海红生产的智能室外一体化机柜监控装置则被广泛用于标准化室外机柜的环境监测以及温湿度控制,其低压成套开关设备智能化改造装置在监测低压成套设备各输出支路的电压、电流、功率、电能等参数方面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据市工信委信息产业处处长李灵介绍,除了以上两户企业外,兰州新区正威电子信息产业园、四联光电蓝宝石产业基地、甘肃省广播电视网络产业园等一批电子制造产业园区的产业发展规模都在不断扩大,发展基础和优势正在逐步增强。
在硬件不断发展的同时,兰州市通过实施“软硬兼施”策略,软件产业发展近年来也异军突起。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兰州市信息企业已达到4000余户,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万的软件企业64户、过亿的6户,全市收入千万以上企业占全省千万软件企业的84.2%以上。2016年,全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55.4亿元,预计到2017年底,全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可实现66.5亿。
“大数据”下市民生活更加便利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但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的智慧城市建设也为市民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近年来,兰州市不断加快构建“大数据”系统,依托全市大数据中心将各部门、各单位的政府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共享,整合形成了网上政务大厅、12345民情通服务热线、便民服务网、三维商城等系统,建成了集政务服务、事务办理、电子商务为三位一体的兰州市信息惠民公共服务平台。同时,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推进了智慧城市、信息惠民、互联网应用、产品大数据平台、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应用服务。其中,智能交通体系已初步建立,并发放车辆信息卡50万余张,BRT智能交通控制工程,以及非现场执法系统等已完成一期工程。肉菜溯源系统已建成应用,247个节点共上传市级平台肉类蔬菜信息829万多条,市民可通过消费后打印的小票,依次查找到肉菜的零售商、批发商、屠宰企业、肉菜来源地等信息。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已建成了食品安全电子追溯系统和药械远程监控系统,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李灵说:“目前,万支付中心已取得四川省唯一一张第三方支付牌照,并通过开展以甘肃一卡通为基础的互联网移动支付服务,依托覆盖全市范围内5000台兰州三维便民服务终端的布局,有效推动了民生、农业、制造、医疗等领域的支付方式转型升级,打造了具有规模效应的省内网上支付结算中心。”
亟待破解“留人难、请人难”困境
虽然兰州市信息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和产业地位,但从业者并未被眼前的成绩冲昏头脑,他们依然清醒的认识到兰州市信息产业存在的短板。走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兰州市信息产业在全市GDP中所占比重不足5%,相较于其他城市,规模总量仍然偏小,且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同时,缺乏知名产品,缺少核心竞争优势。虽然兰州市有一系列名优的硬件软件产品,但由于信息产业更新换代快,市场竞争激烈,在产品推广和市场竞争中,兰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对外并未树立起自身的品牌,缺乏叫得响的知名产品,且产品市场占有率低。李灵认为,当前,电子信息产业已进入“全产业链”竞争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单一技术和产品竞争转向平台和生态系统竞争,产业链统合能力日益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而兰州大多数产品都不具备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在全国产业链中处于被支配地位。同时,受产业规模、应用水平的限制,兰州市支持信息产业技术、产品、应用研发投资、融资机制仍显不健全,尚未形成依靠开发新技术、新业务和构建完善的产业链促进产业发展的良性机制。企业、高校、研究所以各自产品为中心进行开发研究,企业、高校、研究所联合攻关偏少,没有形成大规模的产学研用项目,导致人力资源、硬件资源利用率不高。
对于企业而言,人才在信息产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兰州市乃至全省信息技术领头企业的万桥智能和万维信息技术,其负责人提到最多的就是如何留住人才。
打造创新高地聚焦“产学研”结合
对于当前信息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兰州市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据李灵介绍,目前,兰州市将继续推进宽带网络升级,致力“网络强市”,支持鼓励电信、移动、联通等基础电信运营商推进高速大容量光通信传输系统适度超前建设,提升骨干网络容量和网间互通能力。同时,打造“4G+WLAN”为一体的“无线城市”网络,全面推进4G网络覆盖,并积极推动5G技术发展,实现城市热点区域的高速无线网络覆盖,以优质互联网基础设施保障兰州智慧城市建设。此外,将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招商引资产业项目、加强上下游协作、促进跨产业合作,充分发挥产业链企业间的聚合、融合、耦合效应,促进产业集聚高效发展。
针对企业最为关注的人才队伍建设,李灵介绍说:“目前,兰州市已制定了加快人才培育引进的具体措施,并将重点依托兰州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等高校资源,利用和提升现有公共实训基地,加紧培养电子信息产业急需的研发型和技能型人才。同时,鼓励本市大专院校毕业生到市内的电子信息企业实习就业。在此基础上,兰州市还将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牵线搭桥,积极鼓励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风险投资公司或者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并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承担国家开发项目,主持或参与重大科研项目。”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昕文/图
新闻推荐
(记者魏晓倩通讯员韩杨魏庆柱)11月26日下午,在某装饰公司上班的杨女士乘坐10路公交车时,不慎将装有笔记本电脑等物品的背包遗忘在车上,28日下午,杨女士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来到兰州火车站10路公交车调度室...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