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十年坚守换黄沙"披绿""80后"马俊河的防沙治沙故事

武威日报 2017-09-28 12:06 大字

本报记者 侍文元

放弃城市舒心的工作,只身回到世代生活的“沙窝”,用十年的青春,换回了2万多亩黄沙“披绿”。他,就是“80后”青年马俊河。

马俊河的家乡在民勤。“生在沙漠,长在沙漠,我对沙漠最了解,更有感情。”马俊河说,在他上小学的时候,学校操场上有一个大的沙丘,同学们经常会去沙丘上写字、戏闹、玩耍。

马俊河回忆说,他所在的夹河镇国栋村西头有一条大沙河,河滩上是成片的沙枣林和红柳林。到了上世纪90年代,农民纷纷开荒种地,把树林子砍掉,种植经济效益较好的黑瓜籽。

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人们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加之上游来水的减少,民勤的生态环境每况愈下。为了生存,一部分人开始外出谋生。

2001年高中毕业后,马俊河来到昆明一家医药公司上班。看了外面的山山水水、绿地湖泊,让他多了一份对家乡的牵挂。在那个时期,网络正在迅速兴起。一有空,马俊河总爱上网看看,尤其爱关注民勤生态环境的帖子,也时不时地在论坛上跟帖发帖,为家乡呐喊。几年之中,他一期不落地看了《经济观察报》,渐渐对环境保护有了自己的思考。

2005年,马俊河回到兰州工作,在网上认识了老乡韩杰荣。网络让这两个年轻人无话不谈,有了共同的志向,很快就组建了“拯救民勤网”,并创办了拯救民勤志愿者协会,利用业余时间,整合民间力量防沙治沙。

“那时只有一个愿望,就是把村子东边的沙漠压住,再不要侵害老百姓的庄稼。”马俊河说,2006年,他们跟媒体联合搞书画义卖,筹了一些善款,在夹河镇国栋村承包了400亩荒沙地,组织志愿者压沙、种梭梭。

“当时也就二十多个人。”马俊河说,基本上是一家一户的形式,利用双休时间,从兰州自驾车过来,树苗、劳动工具由他提供,其它费用由志愿者自掏腰包。

其实在最初的宣传中,马俊河想的更多的,是如何让志愿者来民勤。他精心为他们规划行程路线,一路走一路看,领略大漠风光,感悟乡土风情,体验农家生活。

那一年,马俊河和他的志愿者团队栽植了不到10亩地的梭梭,看似微不足道,却是一个不错的开端。

第二年春季,当梭梭发芽吐绿时,马俊河第一时间把照片传给了志愿者。“这让他们欣喜若狂,感觉很有成就感!”

通过志愿者们一传十、十传百的宣传推荐,马俊河的团队迅速壮大,从几十人到上百人,再到几百人。这让马俊河看到了希望,更坚定了他的信心和决心。

2009年,马俊河辞去了兰州的工作,回到了民勤。他辞职的理由很简单,“想把这件事一直做下去”“觉得这件事特有理想”。

2010年4月24日,民勤经历了一场17年以来的最强沙尘暴。当时《杭州日报》的记者正在武威采访,马俊河把自己拍摄的沙尘暴来袭的照片传给了他们,一时间沙尘暴的“惨状”在网上迅速传开,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

2011年春季,《杭州日报》发起了“西湖无法自制,绿色可以传递”的大型社会公益活动,号召市民积极捐款,每人在沙漠里种一棵梭梭。

活动发起后,引发了热烈而持续的社会效应。短短20天,绿色行动筹集到12万多元捐款。用这些钱,马俊河与志愿者们一起,在村子东边的荒漠里种下了120亩梭梭林——“杭州林”。

活动还引发了很多后续效应,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千里迢迢赶到民勤去植树。南都公益基金会“银杏伙伴计划”也关注到了马俊河的事迹,拯救民勤志愿者协会因此获得了这一项目的资助。

众人拾柴火焰高。自那时起,每年几十万元的爱心捐款,让绿色在沙漠里不断延伸,十亩,一百亩,一千亩,上万亩。到2017年,由马俊河发起的拯救民勤志愿者协会已栽下2.3万亩梭梭林。

“让人们坚守,必须要给他一个理由。”马俊河说,十年的防沙治沙让他深深体会到,若不能保证群众的收入,那所有的治理行动都有可能成为泡影。

产业化治沙才能解决根本问题。期间,马俊河注册成立了农村沙产业专业合作社,并在网上推广沙产业合作社的淘宝网店,帮助群众推销梭梭接种的肉苁蓉、沙漠散养土鸡等。

几年下来,马俊河的“电商”越做越大,销售产品也由最初的几个品种逐步拓展到民勤羊肉、民勤蜜瓜、红(黑)枸杞、红枣、酿酒葡萄、面粉等全领域农产品,年销售额达200多万元。

面对未来,马俊河更有信心:继续为家乡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呐喊,坚定不移地将防沙治沙进行到底;做大做强“电商”产业,帮助乡亲们销售更多的农产品,打响地方牌,共圆小康梦。

新闻推荐

三季度——兰州市猪肉价格下降菜蛋价格上涨

【本报讯】9月27日,记者从市价格成本监审局了解到,今年三季度,兰州市猪肉、鸡蛋、蔬菜市场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猪肉价格下降,蔬菜、鸡蛋价格上涨。通过对兰州市肉、蛋、菜市场价格监测显示,今年三季度,...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