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下点评】《金城印象》:甘肃话剧民族化的诗意表达
本报特约撰稿人严森林
1907年始,话剧从西方逐步传入中国。上世纪30年代,兰州出现了被称作“新剧”“舶来品”的话剧,1953年甘肃省话剧团(现为甘肃省话剧院)在兰州成立,时至今日,人民剧院成为兰州老字号话剧剧场。
要“新剧”西洋话剧取代“旧剧”中国戏曲,还是要中国话剧坚持走民族化、本土化的创作道路,一百多年来这种争论与实践一直在影响着甘肃话剧的走向。以甘肃省话剧院为代表的甘肃话剧艺术60多年里所创作的150多部话剧作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以“说话”为主要艺术特征的“舶来品”——话剧,要想在中国扎下根来,就必须要在思想内涵与表现方式上尊重本土观众的审美传统与习惯,一味搞所谓“纯洋话剧”,那只能在“学术”小圈子里亮个相,在本土打不开市场。而话剧与戏曲不可能相互取代,只有保持自己的艺术个性,相互借鉴吸纳对方的有益元素才能竞相媲美。
省话剧院今夏推出的最新剧作《金城印象》,首次将牛肉面的故事搬上了话剧舞台。该剧获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资助项目,全剧以兰州牛肉面为线索,通过一位从国外归来的兰州人到金城牛肉面馆吃牛肉面引发的感情风波和故事,透过一碗牛肉面展现了兰州人的精气神,呈现了兰州人对牛肉面、故乡和传统的坚守。全剧的故事铺排、人物关系的设置、戏剧冲突的迭起、情节的渲染及舞台美术的设计等,均反映了创作者自己特有的艺术理想与审美意趣。创作者在创作之初就把民族化、本土化、大众化的意念全方位注入其中,我们从剧中故事能看到《兰州老街》《兰州人家》《兰州好家》的影子,悟识到当年《在康布尔草原上》《滚滚的白龙江》《远方青年》中各种人物的情态意象,也感受到《西安事变》《艰难时事》《极光》等剧目创作过程中所坚守的现实性。这种对民族化艺术的追求也是甘肃话剧自诞生之日起一直追寻与抱持的“生命通道”和“精神财富”,今天有必要深入理解并强化这种创作走势。
话剧的民族化创作指向与艺术家注重原创、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思想的深度开掘有着紧密联系。原创就是把我们生活中最美和最有价值的东西“打捞”出来,这正是拷问创作者艺术初心的关键所在,而民族化包含着浓郁的地方特征和民俗特色,从而使话剧尽可能拉近与观众的欣赏距离。《金城印象》不论是语言上的生动诙谐,还是表演风格上的洒脱与朴实,都达到了应有的剧场效果,因为取材于本土,观众从中感受到了一种亲近感,而创作者自然也有极大的获得感。
就戏而言,话剧《金城印象》是一部带有喜剧色彩的正剧,一出走向大众化的“市井”剧,虽然剧名有些宽泛,但抓住了“民以食为天”中历史与现实的人文情态,两个小时的演出基本完成了人物形象的塑造与全剧题旨的揭示。虽然创作者还在进一步修改,但在我看来,此剧最大的艺术特点在于“开掘兰州人执著、豁达、开放的性格特征”。主创者正是通过兰州牛肉面的生活表象,发现并展现着当代人的内心世界。“一个剧本的永久价值在于它的性格刻画的艺术”,《金城印象》正是在写人的性格上尽情尽力地探索着、表达着。
剧中主人公,四代单传的郝金城30年前就与世交之女李雪燕同吃过一碗面,30年后他俩又重逢了,而且在众人面前同喝一碗汤这个情节的设计非常高明,创作者不仅将“金城牛大碗”看作乡情、乡愁及深藏在心的爱情象征,而且也把它当作一种文化、民俗来看待。这一对人物各自的性格特征和内心活动都是复杂而真实的,郝金城最希望的是祖传的牛肉面手艺不要失传,儿子郝勇忙着谈对象,对此传承却是三心二意。在海外拼搏30载的李雪燕回到兰州,不光是想吃到家乡的老字号牛肉面,更重要的是为了让这一宝贵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以“中外合资”的方式把金城牛肉面馆开到法国去,在此表象下又深埋着对老同学郝金城的爱的补救。于是,他感慨:“用爱揉面,面才会更筋道;用情去兑汤,汤才更有味!”她感喟:“好好活着,我们要好好活着!”深藏于心的情感最终是以同食一碗面的外在动作语言揭示出来,这正是兰州人真挚、豁达、开放的性格使然,也使这部剧作在塑造人物独持个性上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话剧的民族化,说到底就是要在舞台上呈现出自己艺术上的诗意表达,这种诗性越浓,剧作的生命力就越强。这种意境的呈现,不仅是保存和衍生本剧种一百多年来已经积淀的文化基因,更在于写人,从人最基本的物质生活欲望和精神追求出发,写人的精神情态,从而引起观众的共鸣与自我观照。这样的话剧才能存活于本土民间,温暖人心,令人感奋。
新闻推荐
王嘉毅参加省委常委办三处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时强调 切实提高政治站位 以求真务实作风抓落实
本报兰州9月12日讯(通讯员殷团龙)今天下午,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王嘉毅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了所在的省委常委办三处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会上,支部党员围绕“转作风,抓落实”主题查摆问题,深入剖析,积...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