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无力偿还借款 费心设计骗局 假扮黑客蒙骗5名大学生 变味的校园贷成了“青春债”

天水日报 2017-09-08 09:48 大字

校园贷是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最迅猛的产品之一。只要你是在校学生,一张身份证,一本学生证,随便一个理由,就能贷到近万元。兰州一所高等职业学校的在校学生刘某,因自己无力偿还校园贷借款,绞尽脑汁设计骗局,虚构出一个黑客,以帮他人删除校园贷借款记录、不用再还款为由实施诈骗,骗走5名学生的4万余元。

麦积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日前破获了这起诈骗案,抓获了犯罪嫌疑人刘某。犯罪嫌疑人是如何作案的?案件暴露出哪些问题?9月6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借款不用还”蒙骗5名学生

二十岁出头的小董是陇南市人,就读于天水市的一所高等院校。今年6月的一天,小董突然接到好几年没联系过的小学同学刘某的电话。电话中,同学二人叙了叙旧,并互加了微信好友。

闲聊时,刘某告诉小董,自己在兰州的一所高等职业学校读书,身边的许多同学都通过校园贷借款,自己也借了钱,但因为他认识一个黑客朋友,可以删除网络借贷平台的后台记录,所以借的钱不用还。听了张某的话,小董说自己也有1000多元的借款没有还,没等小董话音落地,张某便说:“咱们是老同学,我让黑客朋友帮你把借款记录删掉。”

小董按照张某给的QQ号,将网名“155”的黑客加为好友。通过QQ聊天,“155”让小董先从网络借贷平台按贷款额度上限把钱全部借出来,转给张某,再把小董借校园贷时使用的身份证号、学生证号、密码等告诉自己,自己就可以利用技术进入网站后台删除借款记录了。“155”还说,记录删除成功后,自己只收取10%的手续费,其余钱随后会归还给小董。

小董的校园贷额度有6000元,之前已经借款1000多元,他按“155”的要求,又向网络平台借款4000多元,并把钱全部通过微信转给了刘某。

几天后,小董将信将疑地登录网络借贷平台,却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借款已经全部还清了。尝到甜头的小董很高兴,便把“155”和刘某介绍给其他4个有校园贷借款的同学。

小董等人原本以为在黑客“155”的帮助下,自己的校园贷借款记录已经被删除,不料,7月下旬,几人却先后收到多家网络借贷平台的催款电话。学生们这时才明白上当了,于是向公安机关报了案。

犯罪嫌疑人兰州落网

7月29日,麦积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接到小董等人的报案后,立即立案并展开侦查。

经询问民警得知,几名受害人均是通过刘某与黑客“155”取得联系的,于是民警首先调查了刘某的背景。21岁的刘某家住陇南市,父母均在家务农,家中经济情况并不宽裕。但从刘某的活动轨迹来看,刘某一周之内乘坐高铁从天水至兰州往返好几趟,日常开销与行踪与他作为高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的身份及其家庭状况极为不符。

除此之外,民警通过信息研判发现,刘某与黑客“155”的网络账号登录记录有许多的重合点,这意味着刘某和黑客“155”经常在一起,极有可能是同伙。综合各方面信息,刘某的嫌疑逐渐上升,警方决定对刘某实施抓捕。

8月9日,办案民警赶赴兰州,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在兰州市安宁区的一间出租屋里成功将刘某抓获。

黑客手法竟是拆东墙补西墙

到案后,刘某起初拒不承认,说自己没有骗小董等人的钱,钱都是黑客“155”骗去了。然而,民警发现,在刘某的手机上,同时登录着刘某与小董等人联系时使用的微信和黑客“155”的QQ——根本没有什么黑客,刘某和“155”是同一人。

证据面前,刘某只能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事情的来龙去脉也逐渐呈现出来。

原来,作为一名高等职业学校的在校学生,刘某从陇南市的农村来到省城兰州上学,每月家里给的1000多元生活费根本无法满足他的开销。2016年,刘某从网上了解到校园贷之后,便开始在多个网络借贷平台注册账号,申请借款,暂时解决“个人财政赤字”。

没有经济来源,每月要还贷款,又控制不住消费的欲望。短短不到一年时间,刘某的欠款已达数万元。案发前几个月,刘某的父亲刚刚替他还了六七万元的校园贷借款,可没过多久,他的借款数额又有好几万元。刘某无力偿还,无奈之下,就在微信群、QQ群里找认识的人借钱。就这样,在一个陇南老乡的QQ群里,他找到了受害人小董的电话号码,并试着给小董打了电话。与小董电话聊天时,他灵机一动想到了“生财妙方”。

据警方介绍,刘某的诈骗方式其实很简单,就是自己虚构了一个黑客“155”,以帮忙删除受害人校园贷借款记录,可以不用再还款为由,首先骗取受害人的身份信息,并让受害人从校园贷平台最大额度地借钱,转账给刘某。之后,刘某再用受害人的身份信息从其他网络贷款平台借款套现,一部分归还受害人之前的借款,让受害人对“删除借款记录、不用再还款”一说深信不疑,一部分用于挥霍,以满足自己膨胀的消费欲望。警方抓获刘某时,诈骗所得的4万多元已经被他挥霍一空。

目前,刘某已因涉嫌诈骗罪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学生要注意个人信息安全

这样一个并不高明、漏洞百出的骗局,却让5名大学生受骗上当。除了大学生们涉世未深,背后还有什么样的原因呢?

为一探究竟,记者在手机上下载安装了嫌疑人借款使用的网络借贷平台之一的“爱又米”APP。打开首页,“你可靠的信用钱包”几个大字就跳出页面,十分醒目。在这款软件的电脑版页面上,记者还看到“0息取钱,秒到手”“高至5万现金任你躁”的广告语,极具号召力和感染力。

记者在互联网上查阅了“爱又米”的相关信息后发现,有媒体近期报道:“爱又米”在银监会明确要求“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之后,依然向大学生提供消费分期与取现服务,并被多次曝光。

“网络贷款平台,办贷程序过于简单,零门槛、无抵押、免担保等特点恰恰为不法分子利用其进行诈骗提供了温床。”麦积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辛晓斌分析说,“此案还暴露出,学生对个人身份信息的掌控能力严重不足。”

据警方介绍,这起诈骗案中,涉案学生普遍缺乏基本的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和信贷常识,对欠贷不还对自己今后造成的信用污点毫不了解。

警方建议,在校园贷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各高校有必要进行一次彻底的风险和诚信教育,让更多学生提高警惕,要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千万不要随意把自己的身份信息给他人使用,以免误入诈骗分子的陷阱。

新闻推荐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兰州市第二十七中学庆祝第三十三个教师节

刘军岳旭东张文奇朱敬核心提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辛勤的园丁,是春蚕,是人类智慧的天使,是燃烧的蜡烛……兰州市第二十七中有一个优秀的管理团队,在他们的引领之下,学校更有朝气,教学更添智慧,师生...

兰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