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砥砺奋进铸新城 兰州新区建设国家级新区五周年综述

甘肃日报 2017-08-23 07:14 大字

本报记者刘健

5年来,一幅大开放、大建设、大发展的壮美画卷在广阔的秦王川大地徐徐展开——兰州新区紧紧围绕“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战略定位,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夯基础、强产业、促创新、扩开放、优环境,一座现代新城快速崛起。

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7年,兰州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6.57%,是期初(2012年初)的3.2倍;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6.61%,是期初的29.4倍;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82%,是期初的2.1倍;大口径财政收入年均增长62.78%,是期初的11.4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62.18%,是期初的11.2倍。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沿兰秦快速路前往兰州新区,双向8车道的道路上车流如梭。抵近新区,透过道路两侧绵延起伏的缓坡林地望去,一座建筑林立、厂房栉比的新城渐入眼帘。

5年来,兰州新区始终坚持党统领全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整体规划、重大工程、重点工作等都由新区党工委牵头调研论证、集体研究决策,形成了引领新区发展的强大战斗堡垒。在此基础上,兰州新区全面加快基层党组织建设,建成基层党(工)委20个、党总支6个、党支部227个、工青妇组织370个,形成了覆盖机关、镇村(社区)、国企和非公企业的基层党组织体系,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提高,新区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城市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日趋完善,生态绿化环境明显改善。(转3版)

(接1版)

按照产城融合发展思路,兰州新区着力完善城市功能体系,实现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均衡发展,形成了功能完备、职住平衡、配套齐全的城市发展新格局,累计投资860亿元,完成核心区12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道路、供排水、燃气、电力、通讯等基础配套工程建设,建成城市道路142条619公里;建成投用标准化幼儿园16所、中小学校12所,在建医院6所,吸引全国、省市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向新区聚集,着力建设省内一流的品牌学校和医院集群;建成商业综合体30个,总建筑面积1384.8万平方米,西部恐龙园、长城影视、蓝天城儿童体验中心等一大批文旅项目建成投运,初步形成彩虹城、兰石等5大商圈,餐饮、住宿、商贸、娱乐等生活性服务设施日趋完善。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兰州新区坚持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同步推进,着力打造“产、城、绿”融为一体的特色城市空间,完成造林绿化18.6万亩,城市绿化率达到31%,荣膺联合国环境规划基金会“绿色中国·2014环保成就奖之杰出环境治理工程奖”,获批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形成了以二号生态湖、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百花公园、迎宾公园等为主的生态景观体系,逐步构建起以自然景观为主、人造景观辅助的城市景观系统,城市景观特色鲜明;通过对东部、南部低丘缓坡整理开发利用,大力推进农、林、牧、产、城、游融合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完成2.2万亩播绿面积,积极打造生态修复示范区,生态修复力度不断加大。

聚产业强筋骨大开放谋发展

经十三路贯穿兰州新区核心区南北,在这条10多公里的开阔道路两侧,依次分布着兰石集团、甘肃建投、正威国际等一大批入驻企业。

走进位于经十三路南部的兰石集团装备制造工业园区,这座投资上百亿元的园区内,一派火热的生产景象。

“投资63亿元的一期工程顺利投产后,企业产值和营业收入实现翻番,现在园区的生产能力、装备水平、信息化程度均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成为国内目前最具竞争力的高端装备研发、设计、制造基地。”兰石集团宣传部负责人说,兰石集团转型升级发展的崭新局面已经形成。

兰州新区坚持把产业作为推动发展的生命线,加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优化政策环境,推动产业发展迈向高端化、集群化。围绕“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的战略定位,兰州新区大力培育和扶持壮大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现代农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累计引进产业项目358个,总投资5000多亿元,目前已有146个项目建成投产,185个正在建设,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面对“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兰州新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着力打造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引领甘肃对外开放实现新跨越。

5年来,兰州新区建成了综合保税区、中川国际航空港、中川北站铁路口岸等多个对外开放平台。开通了兰州至中亚、欧洲、南亚的国际货运班列,着力打造面向“一带一路”的国际物流中心和多式联运中心;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并重,加强国际产能合作,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德国等近40个国家开展了经贸合作,近20家企业的产品销往美国、欧洲、中西亚等国家和地区,产能合作不断深化。

同时,兰州新区成功举办亚洲合作对话丝绸之路务实合作论坛、中韩产业论坛、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博会新区文化产业论坛等国际性活动,先后在韩国、德国举行了专场招商推介会,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快速提升。

以改革优环境向创新要动力

5年来,兰州新区坚持改革创新,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推进各类改革创新试点,为新区发展注入新动力。

——创新行政审批制度。完成“三张清单一张网”建设工作,所有政务服务中心业务归口行政审批局,将11个部门121项审批权集中到行政审批局;在全省率先开展“承诺制”“零收费”试点,将环评(重特大项目除外)、能评、施工图审查等8项技术审查类审批事项改为企业自主实施的承诺事项,将审批时限由原来的137个工作日缩减至45个工作日内,行政审批效率大幅提升。

——创新行政管理体制。立足远离主城区且没有行政区划的实际,学习借鉴深圳等地在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经验做法,打破原有行政管理体制,按照小政府、大部制、大社区、大服务原则,调整优化管理机构,构建了新区管委会—园区管委会—社区管理服务架构。

——创新干部人事分配制度。积极推进全员聘用、全员绩效考核、全员绩效工资改革试点工作,从制度上打破人员身份限制,进一步发挥薪酬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营造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在全省率先开展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将各部门28个领域378项行政处罚权集中到综合执法局,建立健全执法联动、信息共享、行政执法与司法有效衔接机制,构建了管执分工协作、协调有序、无缝衔接的“大城管”格局,打造了综合行政执法“样板区”。

5年来,兰州新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抢抓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机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打造创新创业要素集聚区。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育国家级孵化器1个、省级众创空间4个、市级孵化器4个,引进入孵项目398个。同时,与上海张江建立战略合作机制,成立联合创新研究院,加快检验检测平台建设,设立国家和省级技术研究中心28个,形成了“全链条、全功能、全服务、全配套”的创新创业高地。

为了积极培育创新主体,兰州新区加大扶持力度,着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扶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5家、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5家,新增科技型企业181家;扶持科技型企业累计开发新产品118个,转化科技成果36项,申请国家专利476个,授权专利201件,获得国家级、省级各类科技创新奖18项。

为加快科技型人才创新创业,兰州新区完善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化激励机制,制定出台了鼓励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扶持办法、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扶持办法等一揽子政策,对入孵企业、科技服务机构和创新创业平台给予政策支持,形成了以薪酬待遇、科研经费、住房保障等多举措吸引人才集聚的良好局面。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兰州新区正在着力建设党的创新理论实践的先行区、改革创新的示范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产城融合的新典范和对外开放的大平台,努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甘肃特点的西部新城。

新闻推荐

城关区食药监局开展小诊所专项整治

检查现场西部商报记者甘菊萍摄(记者甘菊萍)8月22日,记者从兰州市城关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为更进一步规范城乡接合部、城中村、农村等地区药品零售和使用环节药品购销行为,切实保障群众用药安...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