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报得人情暖 记2020年“中国好人榜”好人、第七届金昌市道德模范苗星新
本报记者 张可乐
“我从出生起就没有亲人。如果没有那么多好心人在我困难的时候帮助我,我恐怕就没有今天。”谈起苦涩的成长经历,这是苗星新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苗星新是金昌市大爱无疆公益协会的会长,今年已经65岁了。自2007年成立大爱无疆公益协会以来,她带领公益志愿者,帮助数不清的困难群众解决了数不清的困难,但她自己辛酸的往事,却鲜为人知。
1956年6月的一天,在兰州市城关区,一个刚刚出生的女婴躺在街头大声啼哭着。因患有两种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先天不足引发的多种病症,被遗弃在街头。随后的两年里,这个女婴在城关区的一所孤儿院中渐渐长大。在她两岁那年,兰州市七里河区骆驼巷居委会主任康氏去孤儿院慰问时,看到了这个皮肤黝黑、身形瘦小的孩子,并把她带回了家。
这个“小黑孩”就是苗星新,而这位牵着她回家的老奶奶,就是让苗星新一生难忘的、抚养了她14年的“康奶奶”。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大量城市知识青年离开城市,到农村定居并参加劳动,即“插队落户”。1975年,高中毕业的苗星新便离开了相依为命的康奶奶,来到甘肃省皋兰县插队。
在那个物质严重匮乏的年代,她亲眼目睹了许多勤劳忠厚的农民,在缺医少药的环境中与疾病和贫穷顽强抗争着,这让她非常痛心。从小在兰州市七里河区玻璃厂家属院长大的她,想到玻璃厂医务室的叔叔阿姨也许能帮帮忙,便拿起了笔,向医务室的叔叔阿姨写信告知了农村的现状,希望他们能免费为当地看不起病的农民提供一些止痛药片。
出乎意料的是,一个月后她收到了七里河玻璃厂医务室寄来的整整两箱药品。当她抱着药箱挨家挨户发放药品时,农民脸上那质朴的欣喜与感激,让她至今难忘。有一位长年受胃病折磨的老奶奶,在吃了药后病好得很快,她专程找到苗星新,握着她的手,泪流满面地说:“新新,你就是我的救命恩人!”那一刻,苗星新通过帮助他人,感受到了难以形容的快乐。
在皋兰县插队1年后,因自身病情严重,苗星新调回兰州肉联厂上班。随后,她听说金昌市当时还没有肉食加工厂,便孤身一人来到金昌,创办了一家肉食加工厂。起初,她一边经营着自己的肉食加工厂,一边拿出自己的收入去帮助金昌市以及周边地区的困难群众;退休后,她更是一心一意投身到公益事业中。
在金昌的45年里,她不仅以一己之力帮助了很多人,而且凝聚起400多人,创立了一个爱心团队——大爱无疆公益协会。几十年来,她带领大爱无疆公益协会的志愿者们帮助困难儿童及老人达10余万人次,团队志愿服务时间累计长达16万多小时,服务范围从金昌辐射至甘肃省内,乃至到青海西宁市、湖南祁东县、云南灾区,扶贫济困、关爱留守儿童老人、援助失独家庭、帮助孤残,筹集发放物资价值700余万元。
2017年,永昌县新城子镇马营沟村有位名叫侯成芳的中年妇女,照顾着罹患残疾的婆婆,抚养着三个学生,丈夫却突发心脏病去世,整个家庭的重担落到了她头上。就在此时,两个孩子相继拿到了燕山大学、兰州财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却因为家庭条件极度困难,上不了大学。
苗星新闻讯后,通过多次电话沟通,联系到甘肃省达华公司总经理魏华,以个人和公司名义分别资助两个孩子每人每年4000元助学金和1000元求学路费,成就了两个学生的大学梦。苗星新还和志愿者给这个家庭送去100斤大米、40斤清油、2000元现金。
从2014到2018年,苗星新积极推动社会组织跨界合作,整合资源帮扶老人2600余人,留守儿童、贫困儿童、孤儿10000余人,连续6年为金昌市贫困儿童发放温暖包共计2450个,价值89万余元。
为了治疗自身先天疾病,苗星新先后经历9次手术,整个胸骨被锯开,再用钢丝和钢板固定着,属于综合残疾人。“每次搬运救助物资时,我的胸口都会钻心地疼。同样是扛一袋米,我比普通人几乎费劲十倍。但是有那么多人被各种各样的困难折磨着,在等待着我们的帮助,想到这里,我就绝不能停下来。”
从小举目无亲的成长经历,以及在多次手术中得到陌生人爱心援助,苗星新深深地理解了帮助他人的重要意义,这也成为了支撑着她投身公益事业40多年的强大动力。因为执着的付出,她先后被评为第七届金昌市道德模范、2019年度“金昌好人榜”好人、2020年2至4季度“甘肃好人榜”好人,上榜2020年2至7月“中国好人榜”好人。
讲完往事的冷暖,这位慈祥的老人抹了一把热泪,又说出了那句多次说起的话:“社会给了我很多关爱,如果没有那么多好心人在我困难的时候帮助我,我恐怕没有今天。为此,我会把我的整个生命都奉献给公益事业,为帮助更多困难的人而不遗余力。”
新闻推荐
与羊驼亲密接触。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李永萍投喂小鹿。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刘成小朋友和动物互动。新甘肃·甘肃日报记...
皋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皋兰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