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化健康管理“院中院”医养结合 全市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显成效

兰州日报 2020-10-19 03:18 大字

兰州市老年护理院医护人员帮助老人做康复训练

辉煌“十三五”展望新未来

自2016年兰州市被确定为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城市以来,兰州市卫健委紧紧围绕健康兰州建设总目标,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模式机制,着力推动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市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取得初步成效。

“十三五”期间,兰州市扎实推进医养结合工作,全面加快医养体系建设,2019年,全市“医养结合”床位达到1600张。加强老年健康服务,截至2019年底,全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100%开设老年病科,兰州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67.91%。

截至今年6月底,兰州市卫生和计生事业发展规划主要目标与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人民健康状况持续改善,主要健康指标和人口发展指标处于全省前列,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让老人享受多层次多样化医养结合服务

近年来,市卫健委按照“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试点带动”的原则,着力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多种方式,让老年人逐渐享受到多层次、多样化的医养结合服务。

在政策保障上,市卫健委牵头或协同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兰州市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工作实施方案》《兰州市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建设标准(试行)》《兰州市安宁疗护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10多个政策文件,为全面推进医养结合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机构建设上,建成了以市第三人民医院为代表的7家医疗机构举办的养老服务模式,成为既具有医疗服务资质、又具有养老照护能力的“院中院”医养结合机构,初步实现医疗、康复、护理、养老、精神抚慰和临终关怀“六位一体”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

在社区服务上,印发了《全市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养结合健康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通过“六服务、一规范”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在试点机构探索开展了“白天机构管、晚上家人管的医疗服务+日间托养+居家养老”复合型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初步形成机构、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无缝转接机制。

在居家服务上,一方面,全面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明确签约服务重点,完善签约服务优惠政策,健全家庭医生服务激励机制,加强签约服务监督管理,为老年人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

在创新服务上,探索建立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先后启动了老年健康教育、失能老年人综合评估与健康服务、安宁疗护以及老年人心理关爱等试点工作,形成了“健康厨房”情景式老年健康教育模式、“智能手环+呼叫系统”失能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心理关爱大使+网络微课堂”老年人心理关爱模式以及“宁养病床”安宁疗护模式等一批新的典型示范,进一步拓展了医养结合工作内容和思路。

“康乐荣养”打造复合型医养结合服务模式

全面开展医疗机构医养结合试点工作。以市第三人民医院、城关区康乐医院为代表的6家医疗机构举办的养老服务模式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成为既具有医疗服务资质、又具有养老照护能力的“院中院”医养结合机构。

全面推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养结合试点服务。印发《全市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养结合健康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通过“六服务、一规范”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城关区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日间照料中心积极打造“康乐荣养”医养品牌,创建了团结新村、临夏路、皋兰路等6家“康乐荣养”医养托健中心,陆续完成2万平方米的装修改造续建项目,引入住院医保,增加住院床位210张,创新开展“白天机构管、晚上家人管医疗服务+日间托养+居家养老”复合型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初步形成机构、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无缝转接机制。

全面实施居家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一方面全面推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重点人群为主,以维护居民健康为中心,明确签约服务重点,完善签约服务优惠政策,健全家庭医生服务激励机制,加强签约服务监督管理,为居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目前,全市组建家庭医生团队1326个,签约142.8万人,其中签约65岁及以上老年人25.2万人,签约率51.45%;签约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8.2万人,签约率97.51%,签约城乡低保五保3.5万人,签约率75.83%。另一方面,做实居家失能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打通为老服务最后一公里。在全市范围内选定1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智慧化健康养老服务试点工作,以软件平台、手机APP等信息化手段为支撑,通过全天候自动监测老年人生理体征,结合社区医生科学预判与健康指导,加强重点老年人群健康管理,实现早发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为辖区居民提供更加精准、便捷的医养结合服务。

失能失智老人每床每月补贴300元

强化服务保障,提升医养结合工作质量。按照全省推进医养结合工作总体部署,市委、市政府从政策扶持、部门协同、人才储备等全面全力保障医养结合工作深入开展。

强化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养老机构运营补贴制度,对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按照自理老年人每床每月100元,半失能老年人每床每月200元,失能、失智老年人每床每月300元标准予以补贴;对养老机构内设独立医务室、护理站等内设医疗机构或引入医疗分支机构的,在基础补贴标准上,按照每床每月增加50元予以补贴。建立社会资本举办医养结合项目奖励机制,对社会投资举办的医养结合机构,经评估达到3000万以上的,市级财政一次性奖励50万元;在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执行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补助政策,享受社会办医相关扶持政策;用水、用电、用气、用热实行与公立医疗机构同价政策。对医养结合机构按规定实行行政事业性收费优惠政策,符合条件的医养结合机构按规定享受小微企业等税费优惠政策。非营利性医养结合机构可依法使用国有划拨土地,其自用的房产、土地按规定享受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非营利性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

加大部门协同。坚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将发展医养结合服务业纳入城市、经济、卫生健康、民政等建设规划。由市卫健委牵头抓总,市民政、发改、教育、人社等13个相关部门协调联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推动目标任务落实,及时有效解决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积极做好人才储备。明确将老年医学、康复医学人才作为急需紧缺人才纳入卫生健康人才培训计划。将公立医养结合机构招录老年医学、康复医学人才纳入全市急需紧缺人才招录面试机制;大中专医学院校毕业生在医养结合机构连续工作满5年,根据其执业资格,由市、县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审核,符合条件的逐年返还学费;医养结合机构中的医护人员享有与其他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同等的职称评定、专业技术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等资格。目前,全市确定9个医养结合培训基地,已培训医养结合医务人员和护理员1600多人次。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刘晓芳文/图

新闻推荐

社区内部小整治 精致兰州在身边 小区小巷环境越来越好

兰州市创文工作开展以来,市容市貌每天都在发生着改变。不仅是城市主干道变得更整洁了,两旁绿化更美了,居民小区、背街小巷的...

皋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皋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