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兰州地区的疫疠与防疫

兰州日报 2020-05-18 02:43 大字

瘟疫也叫疫疠,是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的通称。瘟疫,又称大流行病,是指大型具有传染力且会造成死亡的流行病,在广大区域或全球多处传染人或其他物种。瘟疫的种类繁多,有霍乱、鼠疫、天花、白喉、麻疹、猩红热等。

兰州地区历史上肯定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样,也有瘟疫,但明代以前的失载。《甘肃新通志》载,明崇祯四年(1637年),兰州、狄道(治今临洮)大疫,这是关于兰州曾发生大瘟疫的最早记载。但不知是哪种疫病?此后史志多有兰州发生疫情的记载。《清实录》载,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闰五月,甘肃兰州大疫。”大疫是如何爆发的?《甘肃新通志》有较详的记载,是因为这年发生大饥荒,遍及兰州府、巩昌府(治今陇西县)、秦州直隶州(治今天水市秦州区)各属,引发疫病,“死颇众”。

《甘肃新通志》载,同治二年(1863年)“夏六月,皋兰县(今兰州市城关、七里河、安宁、西固四区、皋兰县及白银市白银区、永靖县陈井镇、徐顶、三条岘等地)瘟疫大行。”

《重修皋兰县志》载,“同治七年(1868年),大旱,自正月不雨,至于五月,斗粟值银二十六七两。六月,大雨,黄河溢漂,没附郭及诸滩庐舍。秋冬大疫,死者甚众。”

光绪“十年(1884年)闰五月,大雨雹。六月,大水,黄河溢坏禾苗、房屋甚多。秋大疫。冬无雪。十一月,地震。”“光绪十一年喉疫大行,死者甚众,幼孩尤多。”“十二年,喉疫更甚。”

《甘肃新通志》载: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夏,皋兰县旱,疫疠流行。”

《甘肃通志稿》载:民国元年(1912年),“皋兰县喉疫大行,小孩伤者甚众。”

甘肃筹赈会所编《甘肃省民国十八年各市县灾情表》:民国十八年(1929年)“兰州市区时疫流行,死亡甚多,外来难民死于疾病者十之二三。”

《甘肃通志稿》载:民国十八年,“二月,皋兰县风瘟大行,传染最速,重者身发黑斑。”

从上引史料可得出四点看法。一是瘟疫发生的频率。从明崇祯四年(1637年)到民国十八年(1929年)共292年间,兰州地区共发生瘟疫10次,平均29.2年就有一次。而光绪十年的瘟疫持续三年。

二是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这是古人根据历史事实总结出来的规律。这是因为灾后自然环境剧变,灾区生态、地表形态遭遇巨大破坏,原有生态平衡被打破,导致微生物环境产生剧变,细菌、病毒等急剧增多,甚至可能释放地层深处休眠的病毒。灾难后,灾民聚集等待救援,人口密集,环境卫生极差。灾民身心受损,免疫力下降,老鼠害虫乱窜,为疫病散播提供条件。

同治、光绪间两次黄河特大水灾,淹没雁滩等东十八家滩及两岸农田房屋,灾民聚集城南五泉山寺庙中,嗷嗷待哺。城北水漫埽台(堤岸),河中树木、梁椽门窗、鸡犬、猪羊、溺亡者前后累接,数日后方漂尽。这种环境灾害,引发大疫,受重创的是抵抗力较弱的孩童。

再就是大旱之后,引发大疫,尤以民国十八年为甚。先是国民军处置不当,引发河湟事变和凉州事变,搜刮军费,民众储蓄殆尽,加之连年大旱绝收,全省灾民达250多万人,饿死140多万人,饿殍载道,兰州灾民达12.8万多人,每天在东稍门外、西稍门外饿死数十人,之后引发大疫,其中外地难民疫死者占二三成,甘肃省主席刘郁芬下令,将死者载马车运投黄河中。

三是瘟疫的类别仅知“喉疫”“风瘟”两种。喉疫即为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风温系类似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肺炎等传染病。

古人出于防疫的考虑,移风易俗,注重环境卫生,尽量割断病源。这可从葬地、居地两方面来说。先说葬地。明代前期,兰州葬俗有弊病。据段坚《义冢记》载:兰州“军民杂处,不下万家,凡丧死送终卜地而葬者,十之二三,投弃水火,收拾馀烬,寄顿山嵓洞壑、僧房道院者甚多。遗榇累累,积以岁月,往往暴露而莫知恤。”葬礼过后,立即土葬者只有二三成,其他不是投入黄河,就是火化后收拾馀烬,安顿在山沟洞穴中,此为贫而无丧葬费者出于无奈之举,富有之家则将灵柩暂厝于寺庙道观,等待吉辰,觅到风水宝地之后方才入土。这就为疫病的发生埋下隐患。

天顺元年(1457年),巡按陕西监察御史邹永昌巡视兰州,发现此事,就在城南龙尾山下萧家坪(今二郎岗至西北新村一带)选十顷荒地,辟为义冢,以掩埋遗骼,有主者分给葬地,无主者集中合葬,一月之间,暂厝灵柩、遗弃骸骨,皆得以埋葬,并据《礼经》制订条规,倡导儒家葬制。既让逝者入土为安,合乎礼仪,又清洁了环境,解决了疫病的一种传染源,更抑制了蛊惑人心的停灵久觅吉地的颓风。后来,一些官员捐资在广武门外、东稍门外、东五里铺设置义冢,进一步净化了环境。

除官置葬地,也有民置葬地。嘉靖八年(1529年)兰州发生大饥荒,饿殍载道,极易引发瘟疫,兰州人陈锡倡众捐资,雇人在四郊外分别掩埋,数月之间,埋尸凡上万具。兵部尚书彭泽告知官府,官府悬匾陈锡大门,予以旌表。嘉靖十六年(1537年),兰州再次大饥荒,陈锡再次倡众掩埋遗体,达两万多具,官府再次表彰。

再说居地。明代的卫所军营、衙署注重防疫。据明万历《庄浪汇纪》载,庄浪卫(治今永登县)所筑阿坝营城较为狭窄,屯聚军马甚多,并且军丁妻儿随营居住,“各军(丁)每房一间,男妇居住,两家亦无后路,水火不便”。守备王从谏走马上任,发现这种屯军格局,“平居易蒸疠疫”,也就是说平日容易传染瘟疫,遂上报上司,要求增筑城堡关厢一座,经庄浪道查验,钦差巡抚荆州俊批准扩建关厢,然后“查酌该堡缺居军民人数多寡,将关城地基区划,分给各家居住”,并“将分过军民姓名、地数,开揭画图”,上报庄浪道。关厢建成后,阿坝营城内空间增宽,军丁营房疏密有致,即令发生疫情,也能有效杜绝传染。

庄浪道每年照例出巡各营堡,并住宿其中,办理军务。规定其“住宿住所,周围墙壁务要严密,桌椅床帐,拂拭洁净。不许遍地铺毡盖桌,致滋秽污。量用苍术蒸除湿气”。苍术系中药,空房内蒸熏苍术,能够净化空气,阻断瘟疫传播。

正因为明代的卫所采取了防疫措施,保障了官兵的健康,能够正常屯戍。

发生灾疫,官府、民间常开粥厂,救济灾民。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大旱,灾民众多,皋兰县知县镶白旗举人奇明,开粥厂,放舍饭,本为救民善事,但是管粥厂的小吏节省燃料,“杂石灰煮粥”,粥熟得快,“食者或死,辄以疫疠为辞”。奇明调查其弊,令衙役重重打了小吏一通板子。他自己住宿粥厂内,亲自“检阅薪米,每釜粥熟,必亲尝之,病者施以医药,积数月不懈,活饥民数万”。民众为奇明立生祠,为其报恩。

□邓明

新闻推荐

设立长效管理新模式 为“三不管”楼院撑起一片天

社区接管前的楼院一角如今干净整洁的老楼院一角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曾梧桐文/图地面坑洼不平、杂物乱堆乱放、绿化带变...

皋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皋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