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山医院0001号志愿者曾高度疑似被感染:隐瞒家人 亲历危险57天

成都商报 2020-04-15 01:50 大字

王文博是雷神山医院0001号志愿者王文博

“有些事总得有人去做,人在疾病面前太渺小了,只要健健康康地活着,比什么都好”

——王文博

回到兰州,社区工作人员反复询问王文博:“你在这个时候(1月25日)去武汉做什么?”

他原本没计划把自己做志愿者的经历讲出来,但隐瞒经历又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不符。最后,他还是说了。第二天,他收到了街道工作人员的慰问,做志愿者的经历也被当地媒体报道了出来。家人在报道中看到了他。母亲“腿都吓软了”,打来电话,一阵“痛骂”。

1月25日,30岁的王文博载着驰援物资前后多次去到武汉,并最后留在当地,成为了雷神山医院的“0001号”志愿者。4月14日上午,在甘肃已经解除隔离观察的王文博向红星新闻记者讲述了他的这段经历:“有些事总得有人去做,我不是逆行英雄,只是做了一些琐碎的事而已。”

A

1600余公里

送物资去武汉

“不管危险与否,至少能帮上什么忙”

王文博一直觉得,在武汉疫情暴发的时间里,身处甘肃的很多人一直感觉这病毒很遥远。直到1月23日,武汉封城消息刷屏。“甘肃这边对武汉的传言很多,各种消息都很混乱。”

他说自己是一个做一件事就喜欢去自我落实的人,看到这些疫情消息,就特别想去武汉看一看,也许这个时候正是武汉需要人的时候。“我觉得我也应该去,我在甘肃这边也做了很多年的志愿者,有经验,不管武汉危险与否,至少我觉得我能帮上什么忙。”他说,哪怕过去当司机开个车也行,或者过去做一些别人不敢做的事。

在跟武汉的朋友了解了一些情况后,1月25日,王文博从兰州出发了,一路经过甘肃、陕西、河南、湖北的多个防疫卡点及检测站抵达武汉。1600余公里路程,马不停蹄。

此后1月28日、2月1日、2月8日、2月12日,他又先后几次跟着物资车队前往武汉。“当时的物资主要是送到武汉的各大医院,因为那时,一是在物资捐赠的渠道上很多人想捐但不知道怎么联系人,二是物资本身还主要在于各类医疗防护用品,对于生活保障这一块的东西还关注得不多。我因为前后几次送物资都比较顺畅,就承担了甘肃省物资捐赠在武汉的临时中转联络人。”王文博说。

而为了顺利地与各个医院进行联系,了解医院对于物资的需求,那段时间,王文博驾驶着他的商务车前后跑了包括金银潭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同济医院、协和医院等在内的40多家医院。“我挨家医院跑,因为那个时候每个医院都成立了捐赠接收小组,我把每个医院的负责人都加了微信留了电话。”王文博说,而后会向医院及时通报“我们有什么物资,也会问他们需要什么样的物资,我们及时筹备”。

王文博介绍,后续来自全国驰援武汉的救援车队和物资不断增加,沿路各省以及湖北当地对于此类应急车辆的通行进行了保障,“不再像最初那么麻烦了”,自己随后则留在了武汉,“不用再来回跑了,毕竟往返一趟要3000多公里。”

B

“0001号”志愿者

成为雷神山医院唯一无偿志愿者

“感觉自己真的是近距离在接触疫情”

2月12日的物资是甘肃省庆阳市政府和农业农村局定向捐赠给雷神山医院的。这是王文博第一次进入到雷神山医院。那时雷神山医院已经开始收治患者,但不少工作仍然处于完善之中,在雷神山医院大门口,王文博看到了医院招募志愿者的公告。

随后,他向交接物资的医院后勤人员表达了做志愿者的想法。“但那个时候,当地找志愿者要求是本地人,而我是外省的,沟通协调了很久才留了下来。”

2月14日,王文博正式进入雷神山医院。“这时候就感觉自己真的是近距离在接触疫情了。”王文博说,尽管在前期一次次运抵物资到武汉,也跑了不少医院进行后勤对接,“但那种接触仅仅限于知道某个地方有患者,没有如此近距离地看到和接触到。”

刚到医院的第一天,王文博就与患者来了一个面对面。那天,王文博在一间办公室坐下,等待工作安排,而此时面前一张拼接的大方桌前,正坐着三位高度疑似患者。而他仅仅戴着一个口罩。“我进去的时候是不知道的,后来把医护人员吓坏了,赶紧把我们全部带走,然后全部人做CT检查和核酸检测,还好最后没有什么事。”

在雷神山医院,王文博被主要安排在了医院综合管理部,他每天工作10个小时。工作包括文件整理编辑,应急预案的制作和实施以后的记录,食品物资、医疗物资、装备物资、医护住宿等多项工作。

王文博说,他是雷神山医院里唯一的外省籍志愿者。雷神山医院的所有志愿者均为有偿志愿者,而自己的情况特殊,成为唯一一名无偿志愿者,为此,医院特将0001号工牌发给了他。他也成为了雷神山医院“0001号”志愿者。3月25日离开时,医院院长王行环还亲自为他签发了工作证明。

亲历危险的57天

曾高度疑似感染病毒

“感觉好像这事会一辈子刻在脑海里”

在王文博看来,作为收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更像是疫情之下人们的一种精神所在,“全国都在看武汉,而武汉则看着这两家医院,所以里面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在负责医院各种信息的统计以外,王文博还参与到了文化长廊的创作。“我们希望在这里创作一幅励志的画,书写一种精神,让医生和患者都能有信心。”

“我因为学过一点素描就报了名。”王文博说,这次几个小时的创作也险些给他带来危险。

雷神山医院医护后勤工作的一名负责人肖琳琪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王文博确实是雷神山医院第一个无偿志愿者,医院将其认定为“0001号志愿者”。

王文博画画的区域为医护清洁通道,非污染区。王文博在画画之后,出现了咳嗽等症状,医院暂停了他的工作,要其在住所自我隔离观察休息,后续身体状况无碍后再次回到岗位。

肖琳琪介绍,王文博在到达医院准备分配工作任务时,与其一室的人员中,有一名核酸检测为阳性的患者,王文博当时的症状高度疑似被感染。

“我成了疑似患者,进行隔离,给了我好多的药,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希望把病毒压制住,那段时间特别的紧张,好在没有特别地发烧。”王文博介绍,“不过自己当时倒也不是特别担心,你想如果在雷神山都治不好,到哪都不行了吧,呵呵。”

“那几天我就正常吃药,正常吃饭,正常睡觉,后面再去检测的时候就好转了。”王文博说。

肖琳琪说,王文博曾做过抗体检测,确为阳性,不过当时在检测准确性上不够精确,后续经过复检,最终排除了感染。

从“感觉遥远”,到进入“疫情中心”,再到“近距离接触”到病毒感染者,最后“高度疑似被感染”,这段武汉志愿经历,对王文博来讲可谓刻骨铭心。“我感觉我所接触的每一幕,现在都能记到,在当时也许并不觉得。”王文博说,回到兰州,这天他还做了个梦。梦里,仍是自己在雷神山医院工作的场面,“感觉好像这事会一辈子刻在脑海里,毕竟是亲身经历的。”

隐瞒家人的57天

做志愿者的经历被报道出来

“母亲腿都吓软了”

3月21日,王文博结束了雷神山医院的志愿工作后返回兰州,向当地社区做了报备登记,开始了隔离观察。从1月25日到3月21日,他在武汉待了整整57天。

回到兰州,社区工作人员反复询问王文博:“你在这个时候(1月25日)去武汉做什么?”

他原本没计划把自己做志愿者的经历讲出来,但隐瞒经历又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不符。最后,他还是说了。第二天,他收到了街道工作人员的慰问。

据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皋兰路街道党政办副主任张潇宇介绍,王文博于3月25日回到兰州,随后向社区进行了报备登记。因其系武汉归来人员,社区及街道办均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询问。经了解,王文博在武汉当地做志愿者。“一开始他并没有直接说,我们反复问了几次,他才断断续续讲述了他的志愿者经历。”在了解情况后的第二天,街办带着一些慰问品对王文博进行了慰问。

随后,王文博做志愿者的经历也被当地媒体报道了出来。家人在媒体报道中看到了他。母亲“腿都吓软了”,打来电话,一阵“痛骂”。这57天,他完全瞒着家人。

“我一直没有给家人说。”王文博介绍,因为平常没有跟父母居住在一起,出发去武汉时怕家人担心也始终没有告诉他们。而这期间,为了让家人放心,他每隔两天都会给家人打去电话,但每次都只是单纯的语音通话,一直不曾开过视频。

对于这次武汉之行,王文博说,“有些事总得有人去做,人在疾病面前总是太渺小了,只要健健康康地活着,比什么都好”。对于当志愿者,他说,“即便那个时候没有我,可能别人也会去做这样的事情,而且我觉得我没做什么伟大的事情,只是做了一些琐碎的事而已。”

4月14日上午,随着最后4名危重症患者转院至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雷神山医院在运行67天后迎来“清零”时刻,预计4月15日正式关闭。王文博前一夜就在微信群内了解到了即将“清零”的消息,他留言:终于关闭了!他给曾经所在的工作部门的每一个人都打去了电话,“询问他们医院关闭的心情”,这里毕竟是自己曾战斗过的地方。

红星新闻记者 杜玉全 受访者供图

新闻推荐

甘肃“5G+文旅”场景应用“吸粉”1300万人次

4月11日上午,由甘肃电信、甘肃省文旅厅联合主办的“最美人间四月天·天翼5G云赏花”直播活动在皋兰县什川古梨园举行,广大...

皋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皋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