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志专家邓明做客金城讲堂 趣谈方言俗语阐释兰州文化内涵

兰州日报 2020-01-05 00:54 大字

【本报讯】(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华静)品位特色方言,领略地域文化。新年伊始,《金城讲堂》于1月4日和广大市民在市图书馆如约见面了。本期《金城讲堂》邀请到史志专家邓明,他纵观数千年放眼历史,带来了一场题为《兰州方言俗语中的历史文化信息》的专题讲座,阐释兰州的方言特色和文化内涵。

邓明结合自己的史志研究工作,在讲堂上全面分析了兰州方言所承载的地域文化和地方特色,更进一步通过解析兰州方言中蕴藏丰富的俗语谚语,深入浅出地解析了兰州方言的特点以及由此形成的集体记忆和独特性格。“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邓明说,独特而又熟悉的方言,不单单是汉语的分支,还承载着一个地域鲜明的文化特征,能够折射出方言区人们的民俗生活、民族历史和风俗文化,是地域性民俗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城市总要留住记忆,人们总有乡愁需要守望,而兰州方言俗语作为地方文化的“活化石”,体现着浓郁的金城韵味和兰州特色,也是兰州儿女记住乡愁的重要载体。

“兰州话中存在着许多叠字的语言现象,其中尤其以形容词重叠式、名词重叠式和副词重叠式居多,它与现代汉语中的重叠形式在结构、意义和感情色彩多有不同之处。”他举例说,比如“红丢丢儿、滑句句、处处儿地、苏鲁鲁地”等,跟吴语中的一些叠字很类似。据邓明分析,兰州先秦为羌戎驻牧地,自秦汉以来,经过八次从关中原移民,其中影响大的为明初移民,秦维岳《(道光)皋兰县续志·风俗》载:兰州“明初肃落以帝子亲贵自江南来,赐护卫,自从盖千余人,悉家焉,故兰州有南俗。”明肃王携江南扈从移落兰州,他们讲吴依软语,经过600多年的融合,致使兰州方言留存着吴语的一些词语。

邓明以一口地道的兰州方言讲述着兰州方言的故事,使讲座充满了趣味,不仅让观众们领略和感受到兰州发言的独特魅力以及蕴含其中的民俗文化,更启发了我们要重视文化传承,延续历史文脉,留住乡音俗语,让“精致兰州”在建设过程中始终“留住记忆”“记住乡愁”。

本次活动由中共兰州市委宣传部、兰州市文明办、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邓明,兰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原副主任、《兰州市志》副主编、兰州历史文化研究开发领导小组学术顾问、兰州市非遗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著有《兰州史话》《兰州民俗散论》《街巷旧事》《杏坛遗泽》《良风美俗》《太平鼓韵》,主编《兰州市志·地方文献志》《七里河区志》,参与编写《甘肃省志·教育志》《甘肃省志·建制志》,参与点校《(乾隆)甘肃通志》《西游小记·西行杂记》《王烜诗文集》。

新闻推荐

社区小天地 民生大舞台

2019年即将过去,这一年里面有太多值得我们去回味、思索。在2019年的最后时段,正宁路社区里依然忙碌又热闹,社区工作人员、志...

皋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皋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