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兰百姓舞台“种”幸福

兰州日报 2018-10-09 03:24 大字

吃过晚饭洗完碗,皋兰县石洞镇文山村的妇女们匆匆忙忙就往村委会前的文化广场赶。文化广场地儿不大,十几分钟就密密麻麻来了几十号人。正是秋天的傍晚,空气非常好。听文山村党总支书记魏列峰说,这里每天早晚的广场舞,不管三九天还是三伏天,从来没间断过。

“春日风吹来暖洋洋,花儿开得遍地红。”过了一会儿,音乐响起,零零散散的人群迅速排成了整齐的方队,跳起舞来。一会是十字步,一会是十六步,一板一眼,有模有样。方阵里既有头发花白的老太太,也有二十来岁的大姑娘,一个个眉眼里都透着满足和笑意。

皋兰县把“一村一品”群众性文化精品创建工程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建成各乡镇综合文化站、各村和社区文化室、农家书屋、农民体育健身场所、文化广场、文化大院和培育展示基地,做到文化活动有场所、学习读书有书屋,村民形象地把这些文化阵地叫做“百姓舞台”,创建了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兰州太平鼓、兰州鼓子等为重点的8类77个群众性文化协会。

吟唱古朴小曲

一个秋雨绵绵的上午,迎着远处的几座山梁,走过一段乡村小道,便来到了皋兰县水阜镇水阜村的文化广,婉转的小曲从一间文化活动室传出。循着悠扬的乐声走进文化活动室,村里唱小曲的艺人们拿起二胡、三弦、扬琴等家当,在那悠扬的曲声里,在那声情并茂、字正腔圆的唱腔里,那一个个人物从岁月的深处,或一脸豪气,或神情悲愤地朝我们走来,一直走进人们的心灵深处。

水阜村文化积淀深厚,被称为鼓子之乡,目前有群众性文化协会3个,会员150名,“乡土艺人”和文艺骨干30名,唱曲子戏是村里人的一种生活方式,透过那一张张黑里透红的面孔,记者看到的是村民们对于这一古老文化的热爱与迷恋,曲子戏让他们乡情不断、梦绕魂牵!

不仅仅是水阜村,在皋兰县,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与日俱增,村民们利用农闲时间和“百姓舞台”自演自唱、自娱自乐,特别是广场舞走向基层、深入农村之后,全村全民健身的热情空前高涨,业余舞蹈健身团队也应运而生,村内也适时组织过一些文体活动,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培育新型农民

魏占邦是文山村村民,因为身体原因,如今很少下地务农。但他并没有闲着,每天都会到村上的魏振皆书法协会室来看一看,练一练。魏占邦告诉记者:文山村很有文化底蕴,魏振皆是我们国家很有名的大书法家,就是我们文山村人。现在有了魏振皆书法协会这个平台,可以丰富文山村村民的文化生活,让老一辈的书法爱好者带动青年人在这里练一练,写一写,提升了村民的文化素质。在皋兰,文化室、农家书屋、文化大院、信息资源室“百姓舞台”成为农民日常活动交流的主要场所,搭建了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平台。在这里,广大群众学知识、学法律、学技能,找信息、转观念、谋发展,满足了求知、求乐、求富的需求,培育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具有经济头脑、法制观念、创新精神,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新农民。种大棚的书法家、卖烧饼的小提琴手活跃在乡村,广大群众由“看客”变为参与者,实现了由“送文化”向“种文化”的转变。“还文化于大众”,使读书看报的多了,酗酒赌博少了;晨练健身的多了,迷信活动少了;助人为乐的多了,矛盾纠纷少了,社会风尚逐步转变,社会环境不断净化,文明乡村创建面达到80%以上。

传承活态艺术

“如今农民有福气,门口就能看大戏;如今农民真现代,互联网上开商店;乡村舞台遍山乡,农闲时节把歌唱……”时下,这段流行在皋兰农村的顺口溜,正是皋兰县大张旗鼓开展“百姓舞台”建设,丰富“三农”文化生活的真是写照。皋兰县组织专业人员对业余文化骨干、文化能人、热心文化的积极分子和民间艺人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变“送文化”为“种文化”,使他们成为“百姓舞台”中留得住、用得上的组织者和牵头者,把传统民间艺术进行活态传承。

今年50多岁的卫春荣是皋兰县石洞镇庄子坪村翔舞艺术团的舞蹈教练,现在,翔舞艺术团已经成为了石洞镇的文化品牌。像翔舞艺术团这样的乡村文化品牌正在皋兰县的各个村镇兴起,目前,全县“一村一品”群众基层文化协会总数达到80多个,各类协会登记会员达到4000多人,正如皋兰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吴泰所言,通过建设文化阵地,发挥文化惠民的作用,培养了新型农民,增强了文化自信,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皋兰凝聚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董永前文/图

新闻推荐

引领中国家居未来 红星美凯龙兰州新区商场全球招商盛大启动

9月15日,兰州新区红星美凯龙全球家居生活广场招商发布会在兰州新区敦湖国际温泉酒店盛大启航。兰州新区政府领导、红星美...

皋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皋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