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载春华秋实 二十五年峥嵘岁月 探索中实现跨越 经开区华丽转身

兰州日报 2018-08-24 02:32 大字

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开区)始建于1993年3月,时为省级开发区;2002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全省第一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3年至2010年,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由17.03亿元增长到70.95亿元;2011年至2012年,经开区累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2.66亿元;

2013年至2014年,经开区累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97.38亿元;2015年至2017年,经开区累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41.6亿元……时光流逝,历史的车轮驶出了上世纪90年代,驶入了新世纪,转眼间,2018年的经开区迎来了25岁生日。经过25年的发展,经开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自1993年建区以来,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国家商务部、甘肃省商务厅和兰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国家对经开区的发展定位和市委、市政府对经开区提出的目标任务,在打造增长极上主动担当,在深化改革上勇于作为,实现了发展空间不断拓展、经济持续稳健增长、产业优化转型升级、创新驱动成果丰硕、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区域带动作用增强。

数字看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芝麻开花节节高

“经开区始建于1993年3月,时为省级开发区。1997年与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署办公。2002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9.53平方公里,核心区域位于兰州市安宁区,是全省第一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提起经开区的创建,经开区负责人打开了记忆的大门。“2003年6月,兰州市委、市政府对经开区与安宁区实行‘区区合一\’的管理体制。这一时期,是‘两区\’经济社会快速超常规发展时期,经开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高速增长,2003年至2010年,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由17.03亿元增长到70.9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由9.9亿元增长到89.56亿元,工业增加值由6.61亿元增长到30.75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由5.4亿元增长到48.49亿元。”

经历了“区区合一”阶段后,经开区迅速进入了增容扩区阶段。“2011年1月,兰州市委、市政府决定经开区与安宁区不再实行“区区合一”体制,实施增容扩区,跨县区发展,设立安宁、西固和红古三个二级园区,规划面积102.12平方公里。2011年至2012年,经开区累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2.6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6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0.48亿元,实现到位资金47.74亿元。”该负责人告诉记者,2012年12月,兰州市委、市政府决定经开区退出安宁、西固和红古三个二级园区,将全部工作力量转向兰州新区,负责兰州新区机场北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物流产业园区和现代农业加工园区共38.38平方公里区域的招商引资和开发建设工作。2013年至2014年,经开区累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97.3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9.6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37.24亿元,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8.6亿元。

据介绍,2014年12月,兰州市委、市政府决定经开区在巩固原开发区的基础上实施“西进北扩”战略,空间布局调整为“一区五园”,设立了机场北高新、安宁、西固、红古、皋兰五个二级园区,规划控制面积增至165.32平方公里。2015年至2017年,经开区累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41.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3.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894.5亿元。2018年6月,兰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将位于皋兰尼麻沙沟以东、段家沟以西、连霍高速以南、北环路以北的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示范区纳入经开区管理范围。经开区空间布局调整为“一区六园”,规划控制面积增至265.32平方公里,其中:机场北高新园区规划面积18.14平方公里,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为主;安宁园区规划面积40.99平方公里,以总部经济、航空航天、现代物流等产业为主;西固园区规划面积73平方公里,以现代物流、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为主;红古园区规划面积14.19平方公里,以有色冶金、环保产业等产业为主;皋兰园区规划面积19平方公里,以现代物流、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为主;皋兰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示范区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发展生态环保、现代物流、现代农业、总部经济等产业。

项目立区: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经过25年的发展,经开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多年来,经开区坚持“项目立区”的发展战略,按照“打好一张牌,构建两个平台,走整区开发、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的发展思路,以建设新城区、发展经开区统领经济社会全局,以“四大板块”为支撑,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整体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先后引进了顺创公司、城临石油机械、广润石化、众邦公司、明珠胶业、金路、天元植物蛋白、和盛堂制药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随着北滨河路西延段、黄河风情线、银滩大桥的相继建成通车,以房地产业为主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以实创现代城、科教城、黄河家园、北岸公馆、黄河水岸颐园等为主的房地产建筑群迅速崛起,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好人居环境的住宅小区。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末的24.5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70.95亿元,年均增长18.0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从2005年的25.4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16亿元,年均增长28.73%;地区性财政收入从2005年的1.99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2.18亿元,年均增长33%;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90亿元,年均增长32.39%。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排名连年位居全市前列,实现了跨越发展的奋斗目标,全区整体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近年来,经开区凝心聚力抓发展,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由2011年的88.16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269.62亿元,累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21.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11年的38.9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106.5亿元,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13.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1年的36.8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129.65亿元,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4.3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64.5亿元。2017年末,全区拥有企业1283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3家,高新技术企业36家。正威国际、和盛堂制药、佛慈制药、兰亚铝业、立达国际家居博览城、保税物流中心(B型)、兴盛源循环经济产业园等一批项目相继建成,西部药谷产业园、中海·华庭等市列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对全区经济建设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近三年,经开区在甘肃省35个省级以上开发区的考核中,位列前两名,2017年在全国219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排名中位列第103位。

多年来,经开区充分发挥“区区合一”管理体制优势,实施有效的产业结构调整策略,以构建城市发展平台和经济发展平台为支撑,着力打造行政商务服务园、高新技术产业园、生态农业园和沙井驿工业园,总部经济、现代物流、现代服务、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雏形初显。产业结构总体呈“一产逐年下调、二产平稳发展、三产总量增长”的趋势,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05年的2.2:38.1:59.7调整到2010年的0.3:56.9:42.8,以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为支撑的“二三一”产业格局得以巩固,为推进全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经开区着眼于集聚集约集群发展,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在各园区培育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形成各具特色、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多元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10年的0.3:56.9:42.8逐步调整为2017年的2.11:54.57:43.32。逐步形成了以中石油西部物流中心等为代表的总部经济产业集群;以莫高国际酒庄、华润雪花啤酒等为代表的轻工食品产业集群;以众邦电缆、宏宇变压器等为主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兰州汽车城、金阜康等为代表的商贸服务产业集群;以兰州交大、甘肃农大、飞天文化产业园和科技孵化园等为代表的科教文化产业集群;以万里、兰飞和长风等为代表的航空航天产业集群;以中铝为代表的有色冶金产业集群;以西部药谷、和盛堂、新兰药、佛慈制药等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以正威国际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国际港务区、铁路集装箱中心等为代表的现代物流产业集群;以兰州兴盛源再生资源循环经济产业园为代表的国家“城市矿产”产业集群。

经开区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加快建设供电、供水、供热、供燃气等公用配套设施,服务功能日趋完善,城市功能日趋增强。重点建成了北滨河路、582#、518#等23条规划道路和银滩黄河大桥、安宁供水工程、安宁污水处理厂等城市基础设施,完成了刘沙公路和25条小街巷的道路整治工程,改造71条小街巷,总里程达56公里开工建设了532#。、530#570#571#516#、、、等一批规划路。近年来,机场北高新园区纬三十路、纬三十二路、纬三十四路等道路相继建成;西部药谷产业园污水处理工程所有污废水系统单体建构筑物主体全部完工,西部药谷供热工程实现正常供热。安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7条断头路开工建设,宝和园热力公司锅炉房改造工程完成室外附属配套工程。西固园区主要功能和基础道路项目全面开工建设,铁路口岸监管场所正式运营,山前路等7条内部道路基本达到通车条件。红古园区东四路竣工通车,东七路南延建设顺利推进,南三路西延完成招投标手续,污水处理厂完成设备采购和部分设备安装。皋兰园区加强功能配套,协调城际铁路完成天然气管网过桥涵敷设工程。

同时,经开区着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味和形象。先后高标准实施了北滨河路、安宁东西路、银滩湿地公园、578##、582规划道路绿化、亮化工程,完成了4.8万亩北山绿化和生态建设造林工程,生态环境和城市生活环境有了一定改善。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进展顺利,组建了城市综合执法局,实现了城市管理执法权的统一;新城区数字化城市监督管理中心建成运行。2010年被省政府评为“甘肃绿化模范县(区)”,绿化覆盖率达35.0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1.82平方米,区域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近年来,对大型永久性建筑物保持原有建筑物立面进行美化、清洗、粉刷、亮化、拆除违章广告牌的方法进行改造。临时建筑物、农宅屋、彩钢房或生态木制房屋,墙面统一套色,刷外墙涂料进行提升改造,并进行LED灯、投光灯亮化处理。通过建设移动式公厕、公共停车、公共自行车租赁等系统,大力推进公用事业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全面推进北环路沿线和西北出入口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新增、改造绿地60万平方米。完成李黄沟洪道综合整治工程。

改革创新:科技创新驱动取得显著成果

为解决管理体制相对落后,缺乏发展活力等问题,经开区在管委会机关和二级园区探索实行岗位聘用管理和全员绩效考核,把事务性管理职能下放到二级园区,积极建立“职权明晰、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高效廉洁、能上能下、全员聘用”的管理体制和用人机制。通过人事制度改革创新,活力得以激发、服务更加高效、发展更加提速,与二级园区的关系更加顺畅,对所在县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更加明显。

同时,经开区以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契机,以完善创新创业政策为支撑,以加快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为导向,积极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2017年末,全区有省级以上研发机构150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入选国家“千人计划”1人,省领军人才9人,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6个。打造孵化平台;合作共建交大科技园和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园。其中,交大科技园现有入园企业127家,在孵企业91家;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建成1.3万平米实训中心,入园机械制造、加工、汽车维修、培训等29个实训基地和26个创新实训团队。与甘肃农业大学合作建设大学生众创空间已成功申请省级认定。同时,整合现有办公场所,建成兰州经开区5000平米的科技孵化中心,现入驻企业(项目)20家。打造服务平台;多次举办基金申报、政策宣讲、银企对接等各类培训对接活动;帮助2家企业成功上市“新三板”并分别给予50万元奖励;组织3家企业成功申报省级重点工程实验室;为企业争取各类扶持资金2000多万元。打造推广平台;每年与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兰州职业技术学院举办3场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分别奖励资金30万元;举办兰州经开区科技成果展、组织参加兰州市科博会等重点推广活动,全面展示了兰州经开区260家企业、19家院校和科研院所141家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成果。打造融资平台;设立了2.5亿元生物医药创业投资基金;每年安排近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科技创新建设。通过开展银企对接活动,有多家企业与银行达成融资协议,融资金额达到2亿多元。打造合作平台;先后与北京科技大学、中医药预防糖尿病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甘肃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甘肃农业大学等5所学院,以及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科研成果转化、项目申报、人才培养、企业管理、园区运营与管理、信息交流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密切合作。先后选派了两批10名干部赴北京中关村生命科技园挂职学习。打造政策平台;先后出台了加快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科技企业孵化器及孵化企业认定和管理、入孵企业和创业团队管理、支持企业改制上市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西部药谷产业园产业用房优惠及科技创新扶持等6项配套政策,为经开区科技创新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在科技创新驱动的同时,经开区特色园区建设也取得了新进展。一是积极打造西部药谷产业园,经开区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重点打造的主导产业之一,在机场北高新园区内规划7.41平方公里着力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重点打造面积2.83平方公里总投资23.44亿元的西部药谷产业园。项目整体规划分为六大功能片区,主要包括生产制造及研发区、交易展示区、康健医疗区、公共服务区、生活配套区、生产配套区,计划3-5年分两期建成。2017年1月,西部药谷产业园被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医药商会评为“2016年投资服务十大双优园区”。二是积极打造甘肃(兰州)国际陆港,甘肃(兰州)国际陆港是甘肃省实施“十三五”规划的标志性工程和兰州市“一号工程”,是“一带一路”重要的国际物流中转枢纽和国际贸易物资集散中心,也是我国面向欧洲和中西亚、南亚陆路进出口货运班列编组枢纽。规划控制区范围73平方公里,一期规划面积14平方公里。产业发展以现代物流、现代商贸、出口加工为三大主导产业,以新能源新材料、商务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旅游文体为五大辅助产业。积极打通中欧国际班列、中亚国际班列和南亚国际班列三大国际贸易经济通道,全力打造总投资约105亿元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兰州铁路口岸及监管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多式联运物流园、陆港物流信息中心(联检中心)等五大核心功能区。自2016年5月“兰州号”南亚公铁联运货运班列开通以来,已实现了每周1列的常态化运行,运输时间比海运45天缩短到10天;总投资约153亿元的“3+12”基础道路项目正在全面推进。三是积极打造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2014年,经开区红古园区被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批准为第五批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是甘肃省唯一的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示范基地重点建设5万吨废电线电缆拆解、100万台废家电拆解、1.18万辆报废汽车拆解、10万吨废塑料加工、6.5万吨废橡胶(复原胶)加工再利用等项目。构建冶金、有色金属循环经济链条,培育以“废弃-回收-拆解-加工-深加工”模式为核心的循环型产业链条。实施了16个总投资14.28亿元的报废汽车拆解等循环经济产业项目、西部再生资源信息交易平台等回收体系服务项目、污水处理中心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为我国西部地区“城市矿产”资源集聚和高效利用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25年的沉淀、25年的发展,25载的探索、25载的创新,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鼎力相助下,经开人的付出看到了成果,经开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未来的发展中,经开区将进一步与社会各界不断拓宽合作渠道、扩大合作领域、提升合作水平,共同谱写合作共进新篇章。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蒋凌文/图

新闻推荐

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皋兰县“四个聚焦”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8月15日,记者从中国共产党皋兰县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获悉,今年以来,该县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

皋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皋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