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养老模式让老年人拥有幸福晚年 ——40年兰州养老机构从“寥寥无几”到“百花齐放”

兰州日报 2018-08-16 03:27 大字

改革开放40年来,兰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越来越强烈。每个人都会老去,每个人都需要养老。对于老年人而言,最关心的莫过于如何养老,如何做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改革开放40年来,兰州养老机构从“寥寥无几”到“百花齐放”,从最初的“公办独大”到如今的公办、民办共存,乃至“公办民营”多元发展。养老服务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养老机构的发展变化,彰显了兰州人生活幸福感的提升,也见证了兰州日新月异的变化。

改革开放初期以家庭养老为主

中国养老院先从公办开始。这些公办养老院主要由政府提供资金,面向孤寡老人免费或只收取少量的费用。从1956年出台“五保”供养制度,到1958年兴建养老院,缺乏劳动能力、生活没有依靠的鳏寡孤独者,开始有了依靠。

“改革开放初期,兰州市基本没有正规的敬老院,后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在有条件的地方建设了敬老院,只有五保老人住在里面,其他人根本不去,因为人们觉得在敬老院养老,会让子女脸上无光,也会被街坊邻居看不起。”今年87岁的史美境老人回忆起改革开放初期的兰州养老情况时感慨万千。

史老说,改革开放初期,兰州市的养老方式以传统的家庭养老为主,绝大部分老人在家由子女养老送终,这也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何况那个年代每个家庭的子女也多。当时的敬老院为公办,收养的都是五保老人,由村(大队)或者乡镇集体供养,人数在二三十人。和史老一样,王郑华老人今年85岁。说起养老,老人说,今昔对比养老观念的变化太大了,以前没有人想去养老院,即便是家里的条件很差,也要在家里养老,心里才觉得舒坦。

上世纪90年代养老机构“寥寥无几”

上世纪90年代,兰州市养老产业逐渐开始发展,随着城市、乡镇敬老院的兴办,人们的养老方式和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敬老院适应社会老人的养老需求,收养社会老人,也就是“代养”社会老人。

“当时好多老人对养老院没有概念,兰州也没有几家像样的养老机构。我还清楚地记得,当年有位朋友的老人去了敬老院,大家都觉得比较稀奇。”高筱玲老人如此介绍。

随着老年人的增多,人们的养老观念逐渐开始转变。在上世纪90年代,家住小西湖的张老师和李老师夫妇先后成为退休人员,他们的两个儿子也相继考入名牌大学,并且都留在了外地成家立业。儿子有出息,老人无比欣慰,然而当老两口退休回家,整日面对寂静的房子时,思子心切的心情便油然而生。张老师说:“孩子不在身边,我们的身体也不好,经常头疼脑热也无人关心,有时候真觉得很孤独,也想过去养老院,但是当时的兰州,整个社会对养老产业还是重视不够,很多人都抱着观望的心理。仅有的一两家养老机构,条件比较差,到里面看了一圈后便不愿意去了。”

市民政局负责人表示,兰州从1999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那个年代,人们的养老观念开始发生变化,一些养老结构虽然出现了,但是发展很慢,经营状况也很不乐观。一两家养老机构和面临的养老现状很不匹配,面对日益严重的养老问题,养老院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促进养老机构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吸引社会资源是养老院产业化的必然趋势。上世纪90年代末,兰州市开始探索实行“社会福利社会化”,大力推广“国家办、单位集体办、企业办、个人办”养老机构。

21世纪初多种养老模式逐渐凸显

为适应社会老龄化发展趋势,为全市老年人提供一个专业化的集中养老示范场所,兰州市政府投资兴建了兰州市老年公寓。公寓于2001年11月3日正式揭牌开业,设有标准间50间,房内有全套家具、被褥、有线电视、电话,卫生间内有全天热水供应;有老人餐厅、棋牌室、书画室、康体中心、娱乐室、阅览室、理疗室和24小时呼叫服务等,室外有前后花园及休闲长廊。

2005年,十一届省政协委员、省老年福利服务协会会长、甘肃小山自立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兰州小山至善老年公寓院长徐小山,投资1.3亿元,建设兰州市大沙坪“小山至善”老年公寓,2009年7月如期建成开业,同时积极参与配合做好兰州市城关区虚拟养老院的工作,成为了加盟单位。兰州小山至善老年公寓集疗养、康复、休闲、娱乐、餐饮、现代化设施于一体,让老年人在大自然中养老,在关爱中娱乐,在幸福中生活。

当时,不论是公办还是民办的养老结构,都面临经营的困难,在艰难中前行,但是在这一阶段,兰州的养老市场开始高速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市民政部门共筹资两亿元,完成大滩儿童福利院、市社会福利院‘三无\’老人生活住宿区改扩建项目。”时任兰州市民政局局长杨广增说,经过全市上下的努力,兰州市养老机构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入院人数上规模、设施齐全上档次、规范管理上水平的越来越多。为社会养老机构提供多方位的服务,帮助其扩大规模。总之,在“十一五”期间,全市养老制度更加完善,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等多种养老模式逐渐凸显。

“十二五”期间养老机构“百花齐放”

在城关区“虚拟养老院”发展经验的基础上,2012年全市8县区推广建成“虚拟养老院”服务模式,吸纳加盟企业253家,虚拟养老餐厅78家,虚拟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96家,为老服务人员3000多名,服务涉及11大类230多项服务。

社区养老服务方面。建成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435个,年服务人数4万多人。新建、改扩建市社会福利院“三无”老人生活住宿区、安宁区综合福利服务中心、皋兰县综合福利院、皋兰县老年护理院等公办养老福利机构,充分发挥了公办养老机构“兜底线、保民生”的作用。启动建设市社会福利院老年养护中心、市第二社会福利院老年养护中心、城关区综合福利中心等重大养老项目。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资金近3亿元,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安宁美好家园孝慈苑养老服务中心、榆中新阳光老年公寓、七里河伊光老年公寓、白塔山老年公寓等社会办养老机构。

医疗与养老服务结合发展。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依托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养老服务。在机构养老服务中,涌现出皋兰县社会福利院、城关区老年公寓(康乐医院)、省第二人民医院、省第三人民医院等一批医养结合机构,初步探索了医疗与养老服务结合发展新模式。

养老服务产业快速发展。以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发展为契机,促进养老服务与医疗、保险、互联网等产业融合发展,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西部(兰州)老年产业暨健康养生博览会》,探索建立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城关区虚拟养老院推广发展智慧养老、互联网+养老模式,大力推动养老产业发展。

市民政局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城市养老机构28家(公办8家,医养结合4家,民办16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不断提高,已建成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553个,其中:城市144个,农村409个。全市居家养老服务人数达到24.5万人,年提供服务老年人400万人次。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了养老服务评估制度、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社会办养老机构运营补贴制度等一系统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制度。

2020年基本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不同需要的老年人、不同家庭结构的老年人对老年服务的需要程度、需要内容也不相同,对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的选择也会有不同。为了不断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的需求,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养老模式各取所长、发展创新,推动着新型养老模式的产生和发展。

“现在生活在这里,似乎和住宾馆一样,比家里还舒服,服务也到位,衣服有人洗,房间有人收拾,饭菜挺不错的,闲暇时读读报,和大伙唱唱歌,跳跳舞,日子过得很不错。”在市老年公寓生活的李春和张丽金告诉记者。每隔几分钟,工作人员进来,询问老人有没有需求,想不想上厕所、想不想喝水等等。张大妈越说越来劲,她指着房间说,住在这里养老,比家里舒服多了,自己生活的好,子女们也减轻了负担,对大家都好。

市民政局负责人介绍,目前,兰州已形成多元化的养老模式。随着老年群体的扩大和高龄化,部分老人经济条件的变化和自主意识的增强,选择到老年福利机构,如养老院、托老所和老年公寓的日益增多。由于具有靠近居住区,医疗、交通等配套设施齐全,收费低等优势,公办养老院出现排队等床的现象,现有床位难以满足市民越来越迫切的养老需求,优质的养老机构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据介绍,截至2017年底,兰州市老年人口达70.28万人,占人口总数的21.59%,“十二五”末全市各类养老床位数比“十一五”末增加了15000张,增长了5倍。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从9张增长到30张,增长了2.3倍。为了适应这种变换,兰州市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方式,构建多样化、多层次、以需求为导向的养老服务模式。到2020年将基本建成以家庭为核心、社区为依托、信息化为手段、专业化服务为支撑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谯喜龙

新闻推荐

他们,一直在与病魔顽强抗争

一个单身女人拉扯女儿不容易,好端端的昨天还上班呢,谁能想到就查出了卵巢癌晚期;一场车祸把邓文撞成了残疾人,却不想心肌梗塞...

皋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皋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