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决战奔小康】一块“信用村”铜匾带来的变化 ——皋兰县金融扶贫实践出新招
本报记者洪文泉白永萍
皋兰县九合镇李家沟村村民韩文全终于不用再为建猪舍的钱发愁了。自从上个月村委会门口被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挂上“信用村”铜匾后,韩文全如今不需要任何抵押,凭身份证、户口本就可以在农信社里贷到10万元,用来扩大自家的养殖规模。
这是皋兰县实施金融扶贫,推动农户评级授信,建设农村信用体系带给当地村民的“福利”。
“从1万元,到5万元,再到如今的10万元,随着诚信评级的不断提高,我们的贷款授信额度也不断增加,诚信让我们全村人都成了直接受益者。”韩文全说,如今,只要村民需要贷款发展产业,就可以得到县农信社发放的信用贷款。
“诚信换金”,信用村里致富有望
与韩文全的情况相仿,同村的韩忠孝家最近也正在为钱发愁。
“想要搞点产业首先得有本钱。”韩忠孝说,这些年自己和儿子在建筑工地上跑运输,基本都是年前垫资,年末才结工钱。一年下来,顶多混个“肚子饱”,想着再买几辆车扩大规模,却苦于没有发展资金,自己的“致富计划”遇到了瓶颈。
今年年初,韩忠孝更是碰到了麻烦。由于建筑工地去年的货款没有及时到账,他们父子垫不起资,生意一下子停了。
就在韩忠孝无计可施的时候,村委会门口的那块“信用村”铜匾让他们看到了希望,他试着向县农信社提交了贷款申请。没想到,第二天10万元贷款就到了自己的账户上。
“既不用担保,又没要抵押,看来这个匾真的有用。”韩忠孝说,有了这笔贷款,自己家的运输生意又可以正常运转了。
说起李家沟这块“信用村”铜匾,最开心的当属村支书杨国源了。
李家沟村位于皋兰县九合镇,与兰州市安宁区毗邻,全村一大半村民都以运输和小加工为生。村里想发展产业,可最终都因村民手头没钱、贷款手续繁杂而没了下文。
这几年,为了鼓励村民们发展致富产业,杨国源自己出面作担保,先后为村民解决贷款600多万元。
“想要资金就得有信用。我担保的人,我都一万个放心。”杨国源说,自己之所以敢以“身家性命”为村里人作担保,正是因为村里民风淳朴,别说是借几万元,就是借了邻居家的针线,也都是有借有还。
正是因为村民们良好的信用习惯,杨国源累计担保的600多万元的小额贷款,5年来从未出现一笔不良记录。谁也没想到,正是大家的信用,让村里不仅涌现出一批“信用农户”,还让李家沟村成了全县第一个“信用村”。
回归本源,金融扶贫不忘“三农”
李家沟这样一个小村子,能在全县脱颖而出,成为首个挂牌的“信用村”,并不是偶然。
近年来,皋兰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在助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积极创新思路,把目光聚焦在“三农”工作上,转变工作作风,把服务前移到农户家里。不仅在全县建起了46家便民服务点,还购置了40台移动设备办起了“背包银行”,先后在全县农村发放贷款6.5亿元,用于扶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
“作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我们的根就在农村。”皋兰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副主任张宏告诉记者,一开始,他们想在全县范围内评级“信用农户”,以帮助有信用、有想法的农户脱贫致富。结果,在一次次的入户调研后发现,如果将评级授信的目标从“户”扩展到“村”,不仅便于评级授信工作的开展和管理,更能有效地发挥这项工作对农村信用环境的积极引导作用。
(转2版)
新闻推荐
天气一“发烧”,就有雨水来降温。这样的好事,近日在兰州不断发生。6月28日,兰州中心气象台发布消息称,29日,兰州阵雨送爽,最高...
皋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皋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