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管理长效机制全力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皋兰县政协调研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情况
为深化环境综合整治,切实改善城乡面貌特别是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环境,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加快推动全省经济社会绿色协可持续发展,省政府决定从2017年至2020年在全省开展全域无垃圾三年专项治理行动。为此皋兰县政协组织相关界别委员,深入全县六个乡镇8个村,实地察看边坡、河道、农田、道路、街巷、民居等可视范围内的垃圾整治情况,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在调研中,调研组了解到,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自2017年开展以来,皋兰县各级组织利用会议、微信群、发放资料、村规民约、横幅、墙报、广播等多种方式,深入农户和现场,广泛宣传动员,引导群众参与维护公共卫生、主动改进卫生习惯,特别注重陈年垃圾的清理和道路周边可视垃圾的处理,解决了一批长期影响环境面貌的突出问题,有效改善了县乡环境整体面貌。各镇村、各相关部门依托小康村、美丽乡村、环境整治项目资金,启动推进改路、改房、改水、改厕、改圈等“五改”工作,开展市容村貌整治,治理乱建乱搭,清理残垣断壁,配套环卫设施,加快亮化美化,全县的人居环境基础不断改善。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调研组发现了一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统筹协调尚未理顺,共建共促合力不强。县级层面的总体指挥缺乏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支撑,对下级组织的主体责任、牵头责任、配合责任安排部署精细度不够,在牵头抓总、统筹规划、细化责任、综合协调、资金整合、重点突破、长效探索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二是基础设施相对滞后,收集转运矛盾较多。从设施要求看,垃圾收集、清运、处理等配套设施仍不完善,摆放布局不够规范合理,垃圾处理基本以简单的收集和物理填埋为主。三是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长期管护保障困难。大部分镇每年用于环境整治的经费都在130万元左右,财政拨付资金只能维持工作运转的三分之一左右,虽然部分镇村探索了一些企业筹资、农户交费的办法,但仍不能完全保障需求,这对推进市场化运行和村级组织自我管理都形成了直接制约。四是突出问题依然存在,长效机制尚未健全。地域偏僻、居住分散的区域整治强度不够,背街小巷、边坡死角、残垣断壁尚未得到有效解决。镇村保洁队伍不稳定、经费不固定、设备不齐全,运行管理不够实际有效,工作实绩还不突出;对外来垃圾的偷倒现象巡查管控难度较大,缺乏执法主体和执法资格,投入的人力物力与实际效果反差较大。
对此,调研组认为,一要强化组织引领,凝聚工作合力。建议充实协调指挥机构工作力量,在县镇管理机构及人员相对固定的基础上,结合小康村和美丽乡村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运转,立足实际,注重风貌,量身定制,彰显特色,实现各项规划的有机衔接和自然融合,有序有效推进工作进展。二要加快基础配套,增强支撑功能。要对影响全域无垃圾的基础条件进行再梳理再排摸,找准短板,摸清弱项,范围覆盖山水田林路,内容涉及建管用全程,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和镇村组织聚合力量解决难题。三要拓宽筹资渠道,提高保障水平。按照多渠引水、多轨运行的思路,通过各种方式筹措整治资金。借鉴丰登村模式,按照村级自治的要求,积极动员群众缴纳垃圾卫生费或义务投工投劳,增强环卫意识,缓解资金压力,培养群众的自建、自管、自用意识和行为。四要探索长效机制,推动有序管理。全面落实河长制、路长制、片长制、街长制、巷长制,推行义务监督员评议监督,实现全程管理。完善村规民约,有效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全面负责包括承包地在内的责任区的生产、生活、建筑垃圾的全程清理,落实秸秆有效利用、农膜补贴回收、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尾菜无害处理的相关措施。五要解决突出问题,提升整治质量。进一步明细镇、村、组、河道接壤地带的治理区域划分,采取视频远程监控、治安管理处罚等强硬措施打击和查处外来垃圾偷倒行为。六要加大宣传引导,营造社会氛围。充分发挥广播电视、互联网、倡议书、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公益广告等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激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保洁、讲究卫生的内生动力,推动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向纵深发展,全面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谯喜龙通讯员解娅莉
新闻推荐
兰州晚报讯(记者许沛洁)“全体请坐。兰州市第三十五中学模拟人民法院少年法庭现在开庭……”随着法槌的敲响,6月14日上午,一...
皋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皋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