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次“全国助残日”系列报道之就业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人也不能少

兰州日报 2018-05-23 01:23 大字

在皋兰县福利包装厂,23名残疾人正在流水线上紧张的作业。不远处,护理员和安全员在时刻巡视,提醒和告诫着残疾人们要安全生产。在这个有58名职工的厂子里,残疾职工就达到23人,而且每名残疾人的工资都在2000元以上,被残疾朋友亲切地称为“能挣钱的养老院”。近年来,兰州市各级政府通过购买公益性岗位、非公益性岗位、资金扶持、优先租赁场所等措施实施残疾人就业援助,帮助6436名残疾人就业。新建了扶贫基地18个,辐射带动1340名残疾人实现就业。

专项扶持推动残疾人稳定就业

要想让残疾人脱贫致富,有稳定的收入,就得让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在社会上立得住、站得稳。

为此,兰州市先后建立残疾人培训基地3个,举办网商、特色种养殖、修理等实用技术培训、农村残疾人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创业技能培训等各类残疾人培训班67期,不断提高残疾人的生产生活能力。与此同时,各级政府通过购买公益性岗位、非公益性岗位、资金扶持、小额贷款贴息、优先租赁场所等措施实施残疾人就业援助,落实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扶持政策,鼓励和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帮助6436名残疾人就业,其中按比例就业1178人,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398人次,个体从业980人,农村就业1270人,公益性岗位及其它就业2600人;新建扶贫基地18个,辐射带动1340名残疾人实现就业。扶持盲人按摩服务机构18个,为12家盲人按摩机构进行了星级挂牌,解决盲人就业190人,盲人按摩培训340人次。

市残联理事长孔令利说,近年来,兰州市加大残疾人服务领域供给侧改革创新力度,提升残疾人服务质量水平和数量。对特教中心、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盲人按摩示范机构等各类助残社会组织进行了资金扶持。根据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反馈数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满足广大残疾人个性化的服务需求。投入150万元连续3年为1万名已就业年龄段内残疾人购买意外伤害商业保险,为5千名肢体残疾人适配了轮椅。

立体化推进残疾人多渠道就业增收

那么,残疾人的就业渠道有哪些呢?

市残联扶贫就业处处长吴建忠说,主要有公益性岗位、按比例安置、自主创业和扶贫基地就业,以及社会组织中的正常岗位。他告诉记者,按照最近的残疾人事业规划,兰州市将为残疾人打通就业渠道,逐年提升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率。到2020年,各级政府残工委主要成员单位至少安置1名残疾人。未达到残疾人就业比例的单位,要优先录用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就业。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完善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资格认定管理办法。扩大各类医疗机构安置符合条件的盲人按摩人员就业规模,搭建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产品和服务展销平台。

同时,兰州市还将建设市级残疾人庇护工厂和技能培训实训基地,进行职业实训、职业重建和就业辅导,为辅助性就业的残疾人提供工资性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促进更多残疾人实现融合就业。

另外,进一步完善对残疾人自主创业、个体就业、居家就业和灵活就业的支持,鼓励“众创、众扶、众筹”,实现社会服务资源与创业创新项目有效对接,拓宽残疾人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渠道。探索“互联网+”居家创业就业新模式,通过培训和补贴的方式,帮助残疾人利用网络实现创业就业。依托富民产业政策,结合“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培育,扶持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或家庭成员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增产增收。以农民专业合作社、能人大户、涉农公司等为培育对象,做强做优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发掘并支持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振兴传统工艺、家庭手工业等技艺的残疾人,带动更多残疾人开展规模化经营。开发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公益性岗位,落实公益性岗位按照不低于30%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规定。

□邵其珍

新闻推荐

“当我们谈论万科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120天后,《兰州晨报》带你回看万科如何“致敬山川,把黄河灌进胸膛”(二) 兰州向北,致敬山川 一道义无反顾的雷霆

局促于大山大河之间,这不是兰州的性格,兰州一直在寻找着跳出大山大河拓展发展空间的契机。建立兰州新区,打造东部新城,创建兰...

皋兰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皋兰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