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引导为“医养融合”提供政策支持
徐晓兵
近年来,兰州市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预计到2020年兰州市60岁以上老年人将突破80万。可以说,人口老龄化形势非常严峻,解决养老问题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兰州市积极探索“医养融合”或“医养联盟”养老模式,公立医院与养老机构“联姻”,实现了公立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与养老机构资源的有效整合,解决了困扰养老业的“医养分离”难题,实现了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和社会的多方共赢。(详见《兰州日报》2月1日三版)
随着老龄人口比重的不断上升,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老年人对医疗和养老的需求正日益增加。但是目前国内养老服务机构和医疗机构衔接不够紧密,医院并不承担养老功能,养老机构限于医疗能力和机制限制,老年人就医问题又无力全面承担,只能做一些日常护理照料工作。因此,将就医与养老进行深度对接,构建医养融合养老新模式,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过去几年,兰州市在医养融合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构建“医养联盟”的养老模式,应该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上看尚处于起步阶段,具体的融合方式、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医养融合的服务机构定位还比较模糊。具体来看,医养融合运营服务机构要在服务能力、基础设施以及医疗水平方面具有相当的专业水平,尤其在处理老年病方面要具有专业水准。这就要求必需实现医疗与养老的深度对接。
实现这种深度对接,就要打破养老和医疗之间的壁垒进行模式创新,可以尝试在医院中开办养老院,也可以探索建立配备医疗机构的养老院。但无论哪种方式,医养融合发展都不是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简单叠加,而且都会涉及卫计系统和民政系统两大部门之间的跨行业管理,这就需要相关的医养融合发展的政策环境进一步拓宽,管理进一步细化,以推动医养融合养老新模式走向成熟。
目前,兰州市正在探索“三职联动”运行模式,让医生、护士、护理人员有效结合,无缝对接服务,实现医和养的融合发展,以有效破解医养无缝衔接的问题。从实施效果看,实行“医养结合分类服务”的模式后,“医”解决了老年人及部分慢性病患者无人长期护理、治疗的难题;“养”则解决了老年群体平时生活无人照顾,病时无法及时送医就诊的难题。这种模式经过磨合完善后,确实是当下比较符合实际的解决办法,对进一步完善“医养融合”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当然,解决社会急需的“医养融合”发展需求,单靠公立机构还是力有不逮。需要更多的政策红利来鼓励社会力量针对老年人健康养老需求,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以及老年康复、老年护理等专业医疗机构;要给社会力量兴办医养融合机构给予更多政策扶持,通过特许经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模式,支持社会力量兴办非营利性医养结合机构;落实医保政策,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护理院、康复医院等符合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机构准入条件的,应当纳入医保定点范围。
康乐医院、皋兰综合福利院、老年公寓等养老机构为“医养融合”或“医养联盟”探索出了一条可资借鉴的营运模式,这一模式虽然还需继续完善,但只要从底层设计入手,多方努力,政府主导,各方积极参与,医护养一体化模式一定能“枝繁叶茂”,为社会急需的“医养融合”趟开新路。
新闻推荐
庆阳市持续加大水环境治理 29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100%达标
【本报讯】去年,庆阳市通过大力推进城区生活污染治理以及城市集中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综合整治建设等措施,水环境持续改善。1月25日,市环保局发布2017年庆阳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监测数据显示,去年黄河...
皋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皋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