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支持“三去一降一补”财政总体运行平稳 ——《关于兰州市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8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解读

兰州日报 2018-01-07 02:59 大字

在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市财政局局长牛成喆将2017年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18年财政预算草案作了书面报告。报告显示,在过去的一年,兰州市加快推进财税改革,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力支持和促进“三去一降一补”,财政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2017年较好完成目标任务

2017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4.2亿元,增长12%,完成年初预算确定的10%预期目标。

重点工作:

一、抢抓机遇,助推经济转型发展。全面落实国家“减税降费”优惠政策,累计减免税费52亿元。保障了县域经济发展,加快推进兰州新区发展,支持兰州国际港务区开发建设,促进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支持了全市创业创新空间、公共服务平台、创业创新环境等建设。同时,加大重大项目投资力度,支持了轨道交通、第二水源地、智能交通、节能减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特色小城镇建设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二、多措并举,全力增加财政收入。扎实推进综合治税,确保重点项目的税收及时足额入库,全年税收收入达到175亿元。同时,强化非税收入征管,确保非税收入应收尽收,全市非税收入达到59亿元。另外,争取省财政考核奖励财力性补助1000万元。市本级新增债券资金18.5亿元。争取兰州市消防设备购置项目获得美国进出口银行担保贷款2500万美元。共争取中央和省上各类专项补助资金45亿元,增长11.57%。

三、聚焦重点,全力保障改善民生。坚持将财力向民生倾斜、向基层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逐步提高民生支出比重,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全市民生支出348亿元,占总支出80%以上。教育方面,支出70.24亿元,完善了城乡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支持兰州新区职教园区建设,有序推进省属“出城入园”院校移交工作。文化体育传媒方面,共完成支出5.1亿元,支持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惠民工程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支出32.10亿元,大力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提高10%,城市低保标准提高8%,农村低保标准提高17.21%。财政支农方面,全市支农投入28.23亿元,促进了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住房保障方面,完成棚户区改造3.05万户;完成政府统建安宁区公租房1000套、廉租房300套的装修;补助兰州市低收入家庭8000户;购置和建设兰州铁路局保障性安居工程公租房288套2.6万平方米。

四、精准发力,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市级10%、县级20%、区级15%以上的比例筹资用于扶贫。安排农村公路建设维护资金1.36亿元、贫困村巩固提升资金0.53亿元、小康村建设资金2.2亿元、皋兰县脱贫摘帽补助资金0.42亿元、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0.99亿元,拨付中央、省市资金0.18亿元,改造兰州市农村危房1687户,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提升,人居环境得到改善。

五、深化改革,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加大清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力度,收回存量资金20亿元,有效增加了扶贫、教育等重点领域投入。坚持日常监督和重点检查并重,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力度,组织开展并完成市县两级1232家预算单位决算公开专项检查工作。

2018年组织财政收入强化支出管理

按照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新要求,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强化支出管理,盘活存量资金,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强化民生托底,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加大民生方面投入力度

2018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2.94亿元,增长8%。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3.8亿元,增长8%,市本级安排预算支出183.11亿元,增长8%。坚持民生导向,加大对扶贫、教育、医疗、就业、养老、住房、交通等民生方面的投入力度。

重点工作:

一、积极组织财政收入。争取中央、省专项奖补资金,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和县域经济发展,不断培育厚植财源。坚持依法治税,构建综合治税新格局,挖潜堵漏,应收尽收,杜绝虚收空转,切实提高收入质量。

二、强化支出预算管理。坚持预算刚性约束,严格执行人大批准的预算,控制出台新的增支政策。加大资金筹措力度,确保中央、省、市出台的各项民生政策足额落实到位,补好民生短板。加快推进PPP项目落地,增强社会资本投资信心。

三、深入推进财政改革。继续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完善支出标准体系,加强项目绩效管理,推进财政信息公开,增强财政预决算的规范、公开、透明。着手编制财政预算三年中长期规划,大力推行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进一步清理规范财政专户,提高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比例,加强资金统筹使用能力。

四、助推***脱贫。紧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继续加大扶贫攻坚资金投入力度,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帮扶资金投入扶贫开发,积极推进农村“三变”改革。

五、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严格落实债券资金预算管理,加强债券资金使用管理,强化对县区财政和项目单位主动履行还款义务的激励约束。完善债务风险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尝试建立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预警机制。稳妥开展外国政府与经济组织贷款项目申报,降低项目融资成本。

六、全面推进绩效管理。着力构建“大财政、大监督、大绩效”管理模式,加强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开展第三方绩效评价试点,建立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机制。□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邵其珍

新闻推荐

市九三学社—— 在兰州新区建设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

【本报讯】针对目前兰州尚无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的现状,市九三学社在调研、论证后,1月5日向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在兰州新区建设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的提案》。《提案》认为,国家级农业科...

皋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皋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