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10月十佳“兰州好人”揭晓

兰州日报 2017-10-24 09:29 大字

【本报讯】10月23日,记者从市文明办了解到,经过收集、报送、筛选、把关、公示等环节后,10月十佳“兰州好人”结果揭晓。他们分别是“敬业奉献好人”:兰州市第六十四中学教师杨玉军、兰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李龑萍、兰州市第十中学副校长陈希良、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护士杜疆玲;“助人为乐好人”:红古区住建局干部周沛锦、榆中县水泥厂退休职工李凤康、皋兰县石洞镇三川口社区居民董万慈、永登县城关镇东街社区残疾专干崔景贤;“孝老爱亲好人”:皋兰县石洞镇城北社区计生专干邓延梅;“诚实守信好人”:西固区福利路街道红星社区居民赵春娇。

杨玉军兰州市第六十四中学教师

他在一线教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不间断走过了将近20个春秋。多年来他始终施与学生如同父亲般的慈爱,从未因个人的私事或因身体的小问题向学校请假耽误学生的学习,并且经常利用在校课余时间无偿辅导学生的学习。多年的教学工作,使他患上了严重的颈椎病,白天工作时,颈、背痛得坐立不安,晚上睡觉痛得难以入眠,但为了教学工作和班级管理他毅然坚持工作。2006-2009年;2012-2017年度接连荣获兰化总校、兰化公司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称号;2004年、2005年、2012年、2017年荣获兰化总校、兰化公司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13年获评兰州市西固区骨干教师;2017年荣获兰州市优秀班主任;兰州第六十四中学模范班主任。

李龑萍兰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

17年的妇产科医生生涯,加班加点、随叫随到早已是家常便饭。她见证过太多危重症抢救的惊心动魄,亲临过数不清的命悬一线的生死考验,也目睹了无数刚经历鬼门关初为人母的产妇破涕为笑、卸下重负的轻快与第一次见到自己孩子时的满足,聆听了数千次初生儿稚嫩又洪亮的哭声。她娴熟的技术、准确的判断、沉稳的应对,以及与产妇、家属举重若轻的镇定交流,不仅赢得了患者的信任,消除了不安紧张的情绪,也让一次次分娩战斗以胜利告终。2007年她入选兰州市“151”人才工程;2012年被兰州市卫生局评为“争先创优”优秀共产党员;2014年被评为兰州市卫生青年人才;2015年获全省医德医风建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6年获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出生缺陷防治与分子遗传分会先进工作者;多次被兰州市妇幼保健院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员。

陈希良兰州市第十中学副校长

自调入兰州十中担任副校长以来,她在工作中始终率先垂范、任劳任怨。他几乎每天坚持6时40分到校,巡视察看,了解学情、发现问题。他一直坚持阅读、思考、行动和书写,两年来,已完成约40多万字的工作笔记。在他的带领下,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教职工工作热情高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了大幅提升。他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教师、学生冷暖放在心上。他对离退休老同志、生活困难和患病的教职工,他在繁忙的学校事务中抽时间去走访慰问,嘘寒问暖。针对学校周边地区家庭收入不高的学生,他有效利用社会各界资源,奔波牵线为学校初中生活困难的学生资助款额已达7.6万元。他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金城名校长,兰州市语文中心学科组成员等荣誉称号。

杜疆玲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护士

参加工作21年来,始终坚持在临床第一线,践行着关爱生命,救死扶伤的南丁格尔精神。她目前所在的消化内镜中心一直面临着工作任务重,护理人员短缺的情况,杜疆玲却默默肩负起繁重的护理工作,工作21年来总共享受过公休假两次,加班已成家常便饭,夜间遇到各种急诊胃镜病人,她总是第一时间赶到,最后一个离开。她所在的内镜中心每天接待患者约五六十例,全年诊疗患者上万例,护理人员仅有四名,工作任务重的时候她几乎是一路小跑地工作。曾荣获2004年度甘肃省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并于同年荣获医院授予的年度突出贡献奖,2005年荣获全省护理岗位技能大赛二等奖,2008年全省护理岗位技能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周沛锦红古区住建局干部

自2008年12月退伍以来,他一直热衷于公益事业,发起成立了“爱心集结站”爱心公益组织,并于2016年被兰州市红古区博爱义工联合会选举为副会长,至今已参与和发起各类公益活动100余起,在红古区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得到了红古区慈善界的一致认可和好评。近年来,他非常注重捐资助学活动,曾多次组织和参与捐资助学活动,同时还非常注重关怀孤寡老人,他一直定期和不定期的到养老院做义工,并发起关怀孤寡老人的志愿活动。

李凤康榆中县水泥厂退休职工

他是小区里的“热心肠”,也是远近闻名爱“操闲心”的志愿者。他用助人为乐传递爱心火种的精神,致力着一生不变的公益初心。榆中县水泥厂家属院是老旧小区,家属院里老年人、下岗职工较多,李凤康多次到社区和相关部门进行协调,争取到健身路径器材若干、各类图书2000余册,通过整合资源将放满杂物的水泥厂闲置库房修整成了全县第一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010年,他带头在小区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统一了标准,倡导节俭理事。多年来,不管是凌晨深夜还是寒冬腊月,只要谁家有了红白事,他都是第一个到场料理,不顾患病的身体和多年的腿疾,是大家最信赖的“家长”。

董万慈皋兰县石洞镇三川口社区居民

她17年如一日,默默地帮助着身边的人,不计代价,不图回报。这17年里,她成了大家默认的“扫院子的”;劝说住户清理了乱摆乱放的烧火柴、太阳灶等物品;在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针对楼上的垃圾道被封后,居民的垃圾也没有固定的垃圾箱等问题,她又向学校、住建局反映,最终,在社区的协调下,硬化了家属院门口的平地,在院内设置了垃圾箱;邻家过红白喜事,她总是首当其冲,下长面、洗碗、搞卫生,感觉哪里都有她的身影……

崔景贤永登县城关镇东街社区残疾专干

他身残志不残,勤奋好学、自强自立。2000年下岗后,开过餐馆、服装店,妻子又是视力残疾人,他凭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克服各种困难,支撑着整个家庭;他在履行职责的同时,发扬着助人为乐的宝贵品质。他是社区106名残疾人这个大家庭的“主心骨”、“贴心人”和“大家长”;他帮扶社区吸毒人员重新树起生活的信心;他为脑瘫儿童申请免费医疗康复救助;他还专门制作了“爱心服务卡”,上面印有他的手机号和电话,残疾人只要有困难,他是随叫随到毫不含糊。

2012年曾荣获兰州市残疾专职委员荣誉证书,2014年荣获兰州市残疾人摄影大赛三等奖,2016年被评为永登县第三届“美丽永登美丽人”。

邓延梅

皋兰县石洞镇城北社区计生专干

多年来,她无怨无悔地侍奉着年老多病的婆婆,谱写着一曲敬老孝亲的赞歌。她是婆婆眼里的“好女儿”,1998年嫁过来之初,映入她眼帘的是生活不能自理的婆婆和杂乱无序的家。她没有畏缩,没有害怕,没有后退,毅然决然地担负起了照顾婆婆的重担,这个担子,一担就是十九年。她是老公心中的好妻子,为了让丈夫安心工作,她总是不断地给丈夫安慰,并帮他守护好这个家。她是孩子心中的好榜样,小学五年级的女儿在她的身教言传中,学会了懂事和孝顺。她是邻居眼里的好媳妇,她的热情、孝顺得到了邻居们的称赞,左邻左舍,有什么事都愿意请她帮忙,娶媳妇、嫁闺女、做满月大事小情二话不说就去帮忙,用她的热情,用她的实在,连结着小区内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和温情。

赵春娇西固区福利路街道红星社区居民

90年代初,赵春娇夫妻下岗后,自力更生、自谋出路,在西固区早市经营着一家水产摊点,开业之初她就坚信:“要想成功,必须要诚信经营,首先要经营好自己的良心。”25年如一日地用“爱心”书写着一个平凡个体经营者的人生之道。为了保证商品的质量,每次进货她都要一件件地亲自查验。她在经营中,还摸索出一套识假本领,每年消费者协会组织的“3·l5”活动,她都参加,从没间断。她把自己的辨别真假经验介绍给大家,让大家掌握辨别真假的本领,维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经商25年间,她更热衷于爱心助学、扶贫扶弱等社会公益活动。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晓霞

新闻推荐

兰州民间花卉果蔬别样用途

现代人注重健康美容,提倡使用天然的绿色产品和方法。而用花果蔬菜美容,其实就是一种经济实惠的选择。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果蔬中主要含有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用花果蔬菜具...

皋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皋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