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群众 一心为公 记玉门市柳河镇红旗村党支部副书记顾红艳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孙海峰
在玉门,提起红旗林场,可谓无人不知。
红旗林场位于玉门市柳河镇红旗村5组,这里地处玉门市西线风沙口边缘,上世纪60年代,每到冬春两季,这里风沙肆虐,大量肥沃耕地被流沙湮没,许多群众被迫外迁。村民们度过了多少“满目是沙丘、风沙钻被子”的荒凉岁月。上世年60年代中期,当地群众在全国劳动模范顾天祥的带领下,栽树木、造良田,硬是把这片黄沙肆虐的戈壁滩变成了粮丰林茂、瓜果飘香的富庶之地。
顾天祥去世后,他的女儿顾红艳接过了父辈手中的“红旗”,于2009年当选为红旗村党支部副书记。
“过去,父亲带领群众,大面积种植了新疆杨、二白杨等品种,改变了沙进人退的局面,让大家能在这片沙窝子里站得住脚、有饭吃。如今,村里人口越来越多,让大家过上好日子就是我们的责任。”顾红艳告诉记者,红旗村就根据市场需求,引种了金冠、红香蕉等林果苗木,销往山西、青海、宁夏等地。由于销路好,乡亲们很快就得到了回报。
在她的带领下,红旗村把苗木产业作为农户增收的支柱产业来抓,成立了红旗绿叶苗木合作社,引进新品种,建成了500亩苗木基地,畅销新疆、青海、内蒙古等省区,每年向外销售苗木300万株,销售额达180万元,户均收入1.6万元。
顾天祥常说:“火心要虚,人心要实。”对顾红艳来说,实在,就是她做人做事的信条。为了把致富增收这件事作实,每年“三春”季节,她都要带领党员致富先锋模范户,逐村逐户指导农户算成本账、算对比账、算效益账,为全村90%的农户制定增收计划。为了打消农户顾虑,保证村里制定的致富措施、增收产业落到实处,她总是把自家的土地作为试验田、示范点,积极建设双拱双膜温室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樱桃、油桃、草莓等经济作物,通过实践,以实际经营收益和种植经验完善调整发展措施,把最符合村民实际,投资成本低、经营风险小、现实收益高的发展路子推广到农户的田间地头,以示范点实际效益为农户打开心结、树立样板,带动农户在创业致富的道路上又好又快发展。在她的带领下,红旗村党支部累计培育产业致富党员先锋15户,建成党员创业示范区4个。
村党支部的工作不仅要做实,还要精益求精,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顾红艳的这一想法,在红旗村党支部达成了共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党支部针对梳理出的问题,把党员干部为民服务代理制、网格员制度落实作为主要抓手,为15名村组干部党员划分了“责任区”,明确了干部为民服务代办事项,细化了目标考核任务,变以往的群众跑办为干部代办,结束了群众办事多头跑、反复跑的历史。截至目前,全村党员干部直接代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险、大病救助等事项200余件,调解矛盾纠纷30余起。党总支还通过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把全村划分为两级5个网格,把5名村组干部编入网格,进行扁平化管理,有效推动了环境整治、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事业发展,为全村社会治理提供了可靠保障。
实现乡村振兴,思路要广、举措要实。在顾红艳的建议下,红旗村党支部充分利用顾天祥劳模精神这一宝贵资源,厚植红色文化,加快产业发展,形成了以红色旅游为龙头,特色林果、农家园为辅的特色文化旅游产业链,走出了一条“党建+产业”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通过不断探索完善,共打造红色文化旅游景点29处,建立了共享概念的农事体验采摘园,创办了以农家特色风味小吃为主的知青食堂,引导农户开办了民宿、采摘、垂钓等休闲观光农家乐20家,红田园合作社和研学公司培训、旅游相关收入达到了91万元。同时带动建成了玉门市最大的千亩绿化苗木繁育基地1个、2000亩枸杞种植基地1个,全村绿化苗木、枸杞、大接杏、苹果、梨等经济林达到了4000余亩,占到了全村耕地面积的40%,带动农户486人、收入224万元。
在平凡的岗位上,顾红艳心系百姓,一心为公,毫无保留地把青春奉献给党的事业,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她说,要认真踏实做事,让这面从父辈手中接过的红旗,更加鲜艳!
新闻推荐
当下,走进玉门东建材化工工业区,到处塔吊林立、机械轰鸣,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近年来,玉门市大力实施“工业...
玉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玉门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