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缕阳光 温暖油城 记玉门市一缕阳光志愿者服务站

酒泉日报 2019-04-08 01:01 大字

近日,记者来到玉门市老市区和平路青年路社区。在暖阳里,社区党支部书记、一缕阳光志愿者服务站负责人贾艳琴正在服务站和社区的独居老人赵淑兰通电话。两个月前因为意外,赵淑兰胳膊骨折,在服务站志愿者的照顾下,及时就医,恢复良好,现在被外地的女儿接走,但贾艳琴仍然与她通电话,询问她恢复情况、跟她拉家常。

“一缕阳光可以化作灿烂春光”

“和平路青年路社区总人口3000余人,其中困境群众超过了三分之一,多数是独居老人、残疾人、下岗人员,需要我们给予照顾和帮助。但只靠社区工作人员是不够的,需要更多爱心人士参与,因此我们在2015年3月成立了一缕阳光志愿者服务站。”贾艳琴说,“取名一缕阳光,是因为一开始志愿者人数少,力量也微弱,但是希望通过志愿服务,吸引更多爱心人士参与,相信一缕阳光可以化作灿烂春光,抚慰困境群众的心。”

为了让这一缕阳光温暖到家家户户,3年多来,志愿者们走街串巷,身影定格在街道、校园、居民家中……小到为空巢老人打扫卫生、买菜洗衣,大到为居民争取政策,与困境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每一个现场,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我们熟知每一户的情况,在为他们提供志愿服务的同时,倾听他们的心声。时间长了,心里就有一种牵挂。”贾艳琴说。

社区北坪二村网格员王启凤也是一名志愿者,她与志愿服务对象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每天早晨,我都通过网格看看社区里的独居老人有没有出来晒太阳。如果有老人连着一两天没出现,我就会马上去老人家中,先敲门,联系不到的话,会马上告知社区,联系老人的子女。这已经成了我的习惯。”王启凤说。

在一缕阳光志愿服务站中,这样的故事有很多。志愿者服务站的办公桌上放着厚厚的几本工作日志,里边详细记录着每次志愿活动的主题、实施方案和感悟,3年多时间、数次志愿活动,他们的拳拳爱心都跃然纸上。2018年,服务站荣获第一届甘肃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我们社区的全体干部职工都是志愿者。作为党员、公职人员,我们更应该带头去做这些事,为自己的孩子作表率。为了让志愿精神更加深入人心,我们还联合老市区和新市区的一些单位共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参与志愿服务的人越来越多了。”贾艳琴说。

让贾艳琴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件事。“2015年,我们在街头开展志愿活动时,路人都用奇怪的眼神看我们。现在,看到我们穿红马甲,有的市民也想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这样的变化让我们很欣慰,也看到了一缕阳光正在化作灿烂春光。”贾艳琴说。

志愿服务温暖一座城

3年来,一个个志愿者用爱心写的故事,为油城增添了丝丝暖意。22岁的杨淑娟和她母亲做志愿者已经3年了。杨淑娟是一名理发师。2015年,看到一缕阳光志愿者服务站在街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她报名积极参与。“当时看到志愿者在寒风中帮助老人过马路、为老人理发,很受感动,我正好有一门手艺,就想尽自己微薄之力,让老人们生活得更开心,于是,我就动员母亲一起加入志愿者服务站。”杨淑娟说。

成为志愿者后,杨淑娟会定时到困境群众家中,为他们义务理发、陪他们聊天。杨淑娟的母亲则会为困境群众打扫卫生。“我会将志愿服务继续下去,也会呼吁更多年轻人加入志愿服务。在我们社区,志愿服务精神已经深入人心,我从不觉得辛苦,以后我还要做得更好。”杨淑娟说。

今年春节期间,赵淑兰老人独自在家,不慎摔坏了胳膊,经常照料她的王启凤马上赶到她家,带她去医院,打了石膏,并进行了一系列治疗。因为骨折的是右胳膊,老人无法做饭。王启凤和其他志愿者就轮流到老人家中为她做饭,照顾她起居。那段时间,王启凤87岁的母亲生病住院,她只好两头跑,照顾两位老人虽然很累,但她始终坚持着。“我妈妈理解我,她也希望我能把关爱带给更多人。有了家人的支持,我更有做好志愿服务的动力了。”王启凤说。

在独居老人和其他困境群众得到关怀照料的同时,志愿者牺牲了休息和陪伴家人的时间,但他们不后悔,始终用拳拳爱心滋养着人间大爱。

志愿服务一直在路上

贾艳琴仍记得,一缕阳光志愿者服务站刚成立时只有19人,如今已有109人。这些志愿者中,有油田职工、有医生、有教师、有司机、有学生……各行各业都积极参与志愿服务。

“玉门老市区在人员分布上,留守老人、残疾人、下岗失业人员比较多,因此志愿服务任重道远。志愿服务一直在路上。”贾艳琴说,“下一步,我们会继续探索方式方法,细化服务措施,将志愿服务开展得更好更全面,尽己所能,让困境群众的生活多点阳光、多点色彩。”

□本报记者孙欣通讯员韩璇

新闻推荐

玉门发现 珍贵鸟类化石

2019年3月27日,北京,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的最新消息说,该所周忠和、邹晶梅、巴约勒...

玉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玉门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