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人王进喜: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白银日报 2019-01-28 11:12 大字

“头顶蓝天、脚踏荒原,满怀爱国豪情,一举甩掉了我国‘贫油落后’的帽子,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创造了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的奇迹。”铁人王进喜纪念馆讲解员向游人的介绍,正是当时石油工人的真实写照。

头戴前进帽、身穿羊皮袄,手握刹把,目光刚毅,巍然挺立。记者走进坐落在黑龙江省大庆市的铁人王进喜纪念馆,铁人巨幅花岗岩雕像首先映入眼帘。讲解员告诉记者,这一经典形象已成为铁人精神的标志。

1923年10月8日,王进喜出生于甘肃省玉门市赤金堡一个贫苦农民家里。1950年,王进喜进入玉门油矿,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开始投身于祖国的石油事业。

1956年4月29日,王进喜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不久,担任“贝乌5队”队长。1958年9月,王进喜带队创造了月进尺5009米的全国钻井最高纪录,被誉为“钢铁钻井队”。

1960年2月,中共中央批准了原石油工业部关于组织大庆石油会战的报告,集中玉门、四川、新疆、青海等各石油厂、矿以及院校、科研部门共37个单位的精兵强将齐聚大庆。

3月25日,王进喜带领钻井队到达大庆。下了火车,他先问钻机到了没有?井位在哪里?4月2日,钻机终于到了。可他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一套钻井设备总重60多吨,在玉门拆散搬家,需要吊车、拖拉机各4部、大型载重汽车10辆。然而,刚组建的萨中探区吊运设备非常少。王进喜告诉工人们:“我们绝对不能等,就是人拉肩扛也要把钻机全都拉上井场。”

一场人与钢铁、力量与困难的较量开始了。3天3夜,王进喜带领队友撬杠撬、滚杠滚、大绳拉,硬是靠双手和双肩把钻机卸下火车,装上汽车,搬运到井场并安装就位。

在人拉肩扛过程中,王进喜和几个司钻轮流喊着号子来鼓舞全队士气,他们喊出了“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也不怕”的豪迈诗句。

在搬运中,王进喜被砸伤了右腿,可他不顾伤痛继续指挥。4月29日,他带伤参加了万人誓师大会。

由于地层压力太大,第二口井钻至700米浅气层时,突然发生井喷,如果不及时制止,就可能井毁人亡。

压井需要重晶石粉,可是现场没有。王进喜当机立断决定加水泥来提高泥浆比重,可水泥加进去就沉了底,不能融合。见此情况,王进喜穿着工服、拖着一条伤腿纵身跳进齐腰深的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

1960年6月1日,大庆首列原油外运。

1963年11月17日,周恩来总理在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庄严宣布:中国石油基本实现自给。新中国石油工业由此进入一个新纪元。

“我是个普通工人,没啥本事,就是为国家打了几口井,一切成绩和荣誉都是党和人民的。我的小本本上只能记差距。”记者在铁人纪念馆里看到,王进喜的一页学习笔记上写着这样一句话。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铁人王进喜在石油大会战中发出的钢铁誓言,浓缩了铁人的终生实践和伟大人生。 新华社哈尔滨电

新闻推荐

甘肃首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在玉门揭牌 陈青揭牌并调研

本报玉门12月18日讯(记者孙海峰)今天上午,甘肃省首个县级融媒体中心——玉门市融媒体中心正式揭牌。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

玉门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玉门,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