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家园写壮歌

酒泉日报 2018-03-08 10:15 大字

——玉门大兴艰苦创业之风

本报记者陈思侠杨中恺

玉门是“铁人”王进喜的故乡。进入新时代,玉门市广大党员干部带领群众以饱满的热情,奋斗在戈壁农业发展、新能源建设等一线,形成艰苦创业、艰苦兴业的社会风尚。

当下,在玉门市柳湖乡岷州村戈壁农业示范园区的高标准日光温室内,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刚迁到岷州村的王世全靠种地养家糊口,日子过得并不富裕。后来在乡上的扶持下,他建起了日光温室,经过虚心学习,熟练掌握了种植管理技术。“去年是我第一次种樱桃西红柿。得知富民村种植技术相对成熟,我便经常去学习。有什么不懂的就及时打电话请教。”王世全说。

温室外春寒料峭,温室内桃花争艳。走进柳湖乡小康村5组村民张和平的日光温室,花香袭人。张和平说:“这两年经过政府的大力扶持,我搞温室种植收入逐步上升,去年纯收入达2.4万元。”

近年来,柳湖乡立足移民群众基础差、底子薄、发展后劲不足的实际,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并推行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配套滴灌节水设施、统一育苗、统一栽植、统一田间管理“五统一”模式,积极引进香菇、秋葵等新品种,进一步推进种植产业提质增效,为群众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柳湖乡已建成钢架拱棚1600亩、日光温室300亩,发展特色林果5000多亩,棚均收入2万多元。良好的经济效益带动越来越多的移民群众发展高效设施农业。2017年,全乡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的农户比上年增加了35%。

村村有园区、家家有产业、户户稳增收,移得来、能致富、争脱贫。如今的柳湖乡,移民群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守护和耕耘着这片土地。

2月9日,一场大雪让玉门银装素裹。在玉门鑫能5万千瓦熔盐塔式光热发电项目现场,工作人员冒着-20℃的严寒调试设备。

玉门鑫能5万千瓦熔盐塔式光热发电项目,是国家能源局批复的首批20个光热示范项目之一。项目计划投资17.9亿元,建设1套5万千瓦光热空冷凝汽式机组,配套建设15个聚光集热系统和熔盐储热系统。

该项目是玉门市发改局的招商引资项目。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一系列前期手续玉门市发改局都安排专人负责帮办、领办、代办。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玉门市发改局帮助协调解决架电、引水、供热等难题。

“进入冬季,严寒天气影响着施工进度。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在进行二次焊接的过程中,发扬‘铁人精神\’,搭棚子、烧炭盆,给工人提供良好的作业条件,保证了工期质量和安全。目前,我们正在进行镜片的安装和调试,管理人员会协调好各项具体事务。”项目相关负责人史磊说。

在玉门,处处都上演着艰苦创业的故事。

2013年10月,玉门盛浩创业就业孵化基地投入运营。基地专门为有创业意愿的个人提供经营场所,配套公共设施,是目前玉门市面积最大、功能最全、入驻项目最多的以家居建材为主,涵盖购物休闲、餐饮娱乐、住宿商务等业态的创业就业孵化基地。

“我的第一桶金来自建筑陶瓷业。当时玉门正处于发展阶段,还没有一个完善的建材家居市场,为此,我决定投资建设。期间,招商遇到了困难,我成立了盛浩商贸公司。通过商贸公司和银行贷款,招商问题也迎刃而解。近几年来,公司发展很快。白手起家的我能理解创业者的艰辛,所以就想为同样有创业梦想的人提供更好的创业环境。”玉门盛浩创业就业孵化基地负责人曾瑞萍说。

近年来,玉门市始终坚持抓培训、促创业、保就业的思路,全面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充分挖掘就业创业潜能,建成省级创业就业孵化基地1个、县级孵化基地3个,引导近百个创业团队500余名创业骨干入园创业,创业项目涉及建材、电商等多个行业。全市新增创业实体近1400个。

玉门鑫能5万千瓦熔盐塔式光热发电项目现场,工作人员检查设备。

◥玉门鑫能5万千瓦熔盐塔式光热发电项目现场。

新闻推荐

切实把“扫黄打非”工作抓出成效 2018年全市“扫黄打非”工作会议召开

本报讯(记者孙欣)3月6日召开的2018年全市“扫黄打非”工作会议,通报了2017年全市“扫黄打非”工作情况,安排部署了2018年“扫黄打非”工作重点任务。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扫黄打非”工...

玉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玉门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