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赤金韭菜的“暖冬效应”

酒泉日报 2018-02-01 07:57 大字

数九寒天,寒气逼人,在温室里忙活的玉门市赤金镇西湖村农户钱志刚额头却沁着汗珠,手下利索地将妻子割倒的韭菜捆成大小均匀的小捆,放到一旁的箱子里。

“天气渐渐冷了,韭菜销售逐渐火热。整天在韭菜棚里干活,都不觉得现在是冬天了。”

在钱志刚家韭菜温室里干活的还有同村的亲戚、邻居。在赤金镇,几乎家家都有韭菜温室,到了生产期,大家都会组成生产互助小组,互相帮忙铲韭菜。

不一会儿,温室里一半的韭菜已经收完了,整齐地装了十几箱。“我家韭菜棚扣棚早,是今年的头茬韭菜,也赶上了好价格,每公斤韭菜2.6元,20天左右就能出一茬菜,一个生产季下来四茬菜至少能收入1万多元。”

大家七手八脚将包装好的韭菜装到钱志刚的三轮车上。“我的这棚韭菜今天早上就收完了,下午就去帮别人铲韭菜。我们两口子一天最少也能挣个百八十元。”钱志刚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在温室里,大家有条不紊地按照各自分工忙碌着,有的铲菜、有的捆菜、有的装箱、有的装车。不论是哪道工序,大家都会拿起韭菜抖一抖,甚至捆好的韭菜还要用扫帚把根部扫一扫。

“高品质才能卖个好价钱。我们这样做是为了最大限度去除韭菜里夹带的沙土。以前夹沙带土是为了增加重量,多卖钱。现在按照镇上的要求,去沙、去土全部出净菜,韭菜价格提高了不少,反而比以前的收入更好了。”钱志刚说。

至目前,赤金镇已经生产销售韭菜7000吨。预计这个生产周期可产销韭菜2万吨,农户棚均收入将达1.3万元。

黄晓玲是西湖村的温室韭菜种植户,她说:“要真正把韭菜做成我们赤金的致富产业,首先就是要通过改品换优、优化种植技术提高韭菜的品质。”

赤金镇是全国“一村一业”示范镇,拥有河西地区最大的万亩无公害温室韭菜示范基地,累计建成韭菜日光温室7512座1.1万亩,全镇70%的农户从事韭菜生产。

结合产业发展实际,这个冬天,赤金镇把现场会开到了韭菜大棚里,镇村干部和农户面对面沟通,找问题、补短板,共同研究讨论全镇温室韭菜产业发展的思路、目标和措施,引导菜农运用穴植新技术和生物防虫法,有效减少农药使用并定期进行农药残留检测,确保无公害产品准出制度落到实处。

基地建起来了,韭菜品质也提高了,但要把菜卖出去才能变成农户实实在在的收入。今年,赤金镇引进新疆客商投资6500万元,新建占地400亩的集净菜加工、韭花加工、包装箱生产、韭菜交易、冷藏保鲜、节水灌溉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服务中心。项目建成后,将使日光温室韭菜的生产更加科学、管理更加规范、销售更加通畅,全面提升“沁馨”韭菜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蔺晓燕韩璇

新闻推荐

玉门设立县域发展基金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本报玉门讯(记者张革文)记者近日从玉门市政府了解到,为助推县域经济快速、高质量发展,玉门市设立了县域发展基金,支持重点县域经济发展项目。据了解,玉门市设立的县域发展基金总规模5亿元,首期出资1亿元...

玉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玉门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