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摇篮 风光无限 ——玉门市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纪实
浩海煤化公司每小时160吨干熄焦余热发电项目
玉门鑫晨光热组件生产线项目
初冬的油城玉门,发展的热潮仍然处处涌动。在光热项目建设现场,工地上车辆往来,人头攒动,项目正在加班加点推进。在玉门城区,棚户区改造、老旧楼房改造、医疗小区、风光大道及经一路建设等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各乡镇特色小镇建设风潮正劲,乡村处处换新颜。近十年来,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的阵阵春风,频频吹度玉门关,让昔日的“石油摇篮”焕发出勃勃生机。
工业强市
续写油城辉煌
伴随着2000多年的屯垦史,玉门人坚守着农耕文明。1939年,石油河畔老君庙1号井出油,石油工业成为玉门产业的主流。上世纪末以来,石油资源越来越少,经济转型成为必然选择。玉门市依然把工业作为发展的主旋律,重点培育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煤化工产业,同时巩固稳定石油化工产业。
石油资源有限,“风”“光”能源无限,风电、光电等新能源已成为近年来的发展亮点。玉门市利用境内丰富的风力资源,现已建成风电装机规模240万千瓦。玉门市是甘肃省“十三五”规划的太阳能光热发电重点建设区域,开发建设太阳能光热发电项目综合条件非常优越,目前已规划光热发电示范区3处,规划总装机容量325万千瓦。在国家首批20个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中,玉门市入选示范项目4个,抢占了光热项目的发展先机。目前,这4个总装机25万千瓦的项目已陆续开工建设。
围绕风、光电产业的发展,玉门市还引进了5家装备制造企业,形成年产风机塔筒1500套、风机叶片1000套、光伏支架5万吨的产能,形成以风电为主导,水电、光电、煤电、生物质等多能并举发展的格局,总装机容量达372万千瓦,新能源产业成为玉门继石化产业之后最重要的转型产业和首位产业。
新能源产业迅猛增长的同时,玉门油田产量和炼量近两年来稳步回升。玉门市还依托周边丰富的煤炭资源,先后引进建设浩海200万吨焦化、华事达300万吨煤提质综合利用、圣豪150万吨洗煤等项目,形成了原煤—洗煤—焦炭—焦炉煤气、煤焦油、粗苯、硫铵产业链。与玉门油田、酒钢公司、东兴铝业、大唐803电厂建立煤、化、冶产业链,实现了煤化工副产品和石油化工副产品互相利用,构建了煤化工产业互为原料、循环利用、关联协作的生产和物流循环网络。
据统计,玉门油田占工业经济的比重由2007年的75%降低为2016年的46%,油田占玉门市GDP的比重由2007年的55%降低为2016年的23%,玉门市对石油资源的依赖程度明显减少。
多业并举
各类产业均衡发展
传统农业近年来也得到了质变式发展。玉门市持续发展壮大戈壁农业、特色林果、现代畜牧业三大农民增收主导产业,高效田占到耕种面积的67%,万元田突破10万亩。建成了1000亩人参果、1万亩温室韭菜、10万亩蔬菜、10万亩特色林果、100万只优质肉羊“五个一”特色农业产业基地。玉门被认定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和省级草牧业试点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7年的5005元提高到2016年的14455元,年均增长12.51%。
同时,玉门市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机遇,持续巩固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文化体育旅游业。2016年,非公经济市场主体达到1437户,各类市场主体达到9361户。转型以来,打造了玉门油田红色旅游景区、玉门国家公园、赤金峡旅游景区,成功承办欧美篮球赛、魔山挑战暨玉门国际越野赛等大型体育赛事活动,获得“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荣誉。
转型以来,玉门市培育发展了石油化工、煤化工、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业、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业、文化旅游产业等五大产业,产业结构更趋科学,强力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玉门市一、二、三产业比重由2007年的5.3:73.5:21.2,调整为2016年的9.5:49.3:41.2。2016年,玉门市县域综合经济实力在酒泉市七县市区位居第2位,位居甘肃省县市(除市辖区)第1位,较2007年上升2个位次。玉门在全国1356个县级城市中小康经济指数排名位列第114名。
城乡协调
一体化融合发展
2003年,玉门作出市政迁址决策,提出“双轮驱动、两翼发展”的模式,加快建设新市区,巩固发展老市区。
玉门市立足建设能源新都、石油新城、低碳新区、生态家园和打造“戈壁明珠城市”的总体定位,突出玉门文化元素,累计投入资金48亿元,实施铁人大道、玉泽湖公园等城建重点工程187项,建成投用文化四馆、兰新高铁站、嘉安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等一大批公共服务项目,新市区建成区面积由迁址之初的3平方公里拓展到9平方公里。打造了“一园两轴三湖四带”的城市园林景观,市区绿化面积由迁址之初的45万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306万平方米,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同时,按照“繁荣中心、收缩边缘”的思路巩固老市区,每年投入1000多万元,维护管护油城公园等基础设施,实施了65公里的红色旅游公路等项目,为油田职工和老市区居民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针对老市区困难群体多、失业人员多、帮扶救助面大的实际,玉门多方筹资1.5亿元,妥善解决了老市区改制企业近万名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遗留问题,投资3298万元对1092套住房进行改造维修,老市区呈现出人心稳定、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在农村,玉门市全力改造农村危旧房,全面整治农村环境面貌,广泛开展农村“五清五改五化”工程,70%以上的村组完成门前院后整治和门前道路硬化绿化,通村道路通畅率达100%,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累计投资3500万元,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各1家、省级生态乡镇3个、省级生态村6个,全市90%的行政村达到美丽乡村标准。
通过声势浩大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玉门已实现全域无垃圾目标。在此基础上,玉门市按照“有主导产业和经营实体,产城融合,资金来源多元化”的原则,规划了花海光热小镇、下西号枸杞小镇、老市区石油小镇、赤金户外运动小镇,同时,规划建设3个田园综合体、3个新型业态村,从农村危旧房改造、村容村貌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三方面入手,打造生态良好、环境宜人、村容整洁、生活舒适的新农村,以特色产业融合带动民生和旅游文化产业发展。
政策助推
“改”出发展加速度
着眼于培育接续替代产业,玉门市围绕农业产业、非能源工业经济发展、三产服务业,每年都制定出台推进相关产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具体的政策支持导向,坚持每年投入5000万元用于鼓励和支持农业、工业、商业和生态建设的发展,年均撬动社会有效投资100多亿元,在培育接续替代产业方面切实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玉门市还着力深化行政服务体制改革,全面推行“跑一次、一处跑”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本级政府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时间压缩了50%;累计取消调整和承接67批次行政审批项目,承接新增行政审批项目55项。同时,扎实开展“九个严禁、九个严查”作风整治专项行动和“六治”行动,坚持实施“12345”市民服务热线、24小时城建服务热线、服务咨询台、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平台、政务信息网等便民服务措施,营造了良好的转型服务环境。
近期,玉门市还启用了一站式行政服务中心,设立124个办事服务窗口,进驻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389项,实行“一楼式办公、一窗式收费、一站式”服务,基本实现了让群众和企业办事由“满城跑”变“一处跑、跑一次”,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服务环境明显改善。
□杜海涛
摄影:岑峰博智蔺晓燕
玉门炼化总厂每年40万吨汽油加氢装置国Ⅴ改造项目
玉门新城
美丽的玉门
新闻推荐
本报讯11月1日,市委副书记、市长都伟到玉门市赤金镇,调研戈壁农业和日光温室韭菜产业发展、铁人村环境综合整治情况,并到党建联系点赤金镇铁人村,向镇、村两级党员干部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玉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玉门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