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的酒泉故事 ——“我们永远在路上”采访组“双百三同”调研报告
◎我们永远在路上·走进***现场
便民服务大厅
荒废了30多年的老房子,如今通过新建、改建,成了宽敞明亮、设施齐全的村委会。”这是这段日子,玉门市下西号镇河东村村民喜闻乐见的话题。
下西号镇按照每年改造提升一个村委会的发展目标,今年组织实施了河东村村委会改造项目,建成100平方米的党群综合服务中心和1300平方米的村民文化活动广场,维修改造办公用房10间,新建残疾人康复中心、农家书屋、日间照料中心、多媒体活动室等功能室5间。
“新建的服务中心就是好,我们什么时候来办事都方便。在哪个窗口办事,服务态度都特别好。”河东村六组村民魏尕林告诉记者,村民们的合作医疗、养老保险缴费,办低保、开证明等大大小小的事务都要在服务中心办理,现在宽敞了,村民们看着高兴。
据河东村党总支书记段刚介绍,党群综合服务中心设置了3个服务岗位,开展了11大类37项便民服务事项,截至目前,办理便民服务事项100余件,有效解决了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令河东村村民特别满意的,还有新修的广场和日间照料中心。
“以前,我们没有活动场地,想跳广场舞也组织不起来。现在好了,广场修起来了,又有日间照料中心,不管聊天、打牌还是健身,老人们聚在一起都高高兴兴。”河东村一组村民郭占花说。
在村民文化活动广场,篮球场、乒乓球台、健身器材一应俱全,老人们健身锻炼,儿童们嬉戏玩闹,一派热闹景象。
□本报记者杨璐王荣
河东村里喜事多
村民在康复中心锻炼
村民在农家书屋阅读
玉门市柳湖乡兴旺村,人均5亩耕地,但由于土地盐碱、沙化严重,农户们为了改良土地,都种植了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秋收后的秸秆就成为牲畜的饲草料,久而久之,这个村子发展成了养殖专业村,每家每户都在搞养殖。
在兴旺村以西1公里处,有一个高标准养殖园区,有30座高标准养殖圈舍,目前已经全部投栏喂养。兴旺村二组村民包文俊就是园区的养殖户。
“两个圈舍,190只羊,一年2茬出栏100多只羊羔,一只羊羔能卖600多元,过几天再调引30只牛,一只小牛犊能卖1.2万元。”包文俊仔细地算着自己的养殖收入账,幸福溢于言表。
“羊只从外地调引,必须经过防疫检验,家庭圈养达不到检疫消毒标准,且牲畜气味差,影响人居住环境。设施化养殖,人畜分离,疫情少,牲畜活动场地大,生长率高。”包文俊说。
据了解,今年,园区规划修建高标准肉牛养殖圈舍8座,目前已初步完成圈舍主体修建工程,计划10月完成圈舍、消毒室、储草室等修建工程。养殖园区建成后,可带动周边100户农户发展规模化养殖,年预计出栏肉羊1.2万只、肉牛500头,户均收入6万元左右,从而为全乡发展设施养殖产业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包文俊还投资新建了一家年产1万吨颗粒饲料的加工厂,目前设备已经安装调试完毕,预计10月投产。“兴旺村8600多亩地,全村秸秆富余,以前秸秆得不到有效利用,到处堆放,既影响环境卫生又浪费资源;将秸秆加工成饲料,既满足了当地养殖需求,又符合农村环境整治的要求。”包文俊说。
□本报记者杨璐
小村庄大发展
◤包文俊喂羊
新闻推荐
今年春天,94岁的老人康二成来到玉门市六墩乡昌和村三组的女儿女婿家。来这里后,康二成整天都乐呵呵的。他6岁的孙子王红博今年秋季刚上幼儿园大班,每天放学回家都会随他到房前屋后看一看。有时,...
玉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玉门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