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之花开遍肃北草原 肃北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侧记
2013年,肃北县被省委、省政府列为全省“两个共同”示范县之一;2014年,肃北县人民政府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肃北县党城湾镇党委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王刚连、娜仁图雅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2016年,肃北县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三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
这是肃北县长期以来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促进经济发展、民族和睦、社会和谐取得的丰硕成果,也是肃北县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迈出的坚实步伐。
守望相助
奏响民族团结“主旋律”
“是孟克教我成了一个真正的蒙古汉子。”这是荣获甘肃省微电影网络剧大赛一等奖的肃北微电影《第二故乡》中的真情诉说,也是肃北县民族团结的真实写照。
无论是感人肺腑的红西路军经过肃北草原的事迹,还是肃北县“6·5”特大洪灾救援、蒙汉结对帮扶、日常邻里互助及肃北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创建进机关、进乡镇、进社区、进寺庙、进学校、进军营等“十进”活动,民族团结已深深融入全县各族群众的血液,展现了各族群众团结互助的深厚情谊。2017年,肃北县毛淑珍等10个家庭被命名为第一批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家庭,肃北县石包城乡被命名为第三批全省民族团结示范乡镇,肃北县梦珂之光国际旅行社被命名为第四批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传承文化
培育民族团结“共同体”
“我知道肃北,甘肃有段宣传词‘游敦煌莫高窟、住雪山蒙古包\’指的就是肃北吧。”台北市文化教育交流发展协会理事长刘志旋在肃北县赴台文化交流团联谊会上说。
近年来,肃北县始终把保护、传承和发扬雪山蒙古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增进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内容,培育形成了具有肃北特色的地域代表文化。先后组织开展了蒙古族服饰、蒙古古筝、呼麦、马文化等“出彩工程”培训,启动了《百年蒙古实录—肃北篇》的撰写工作,建设了一批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展示点、民族特色村,培养了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2017年以来,成功举办的首届“丝绸之路那达慕”文化旅游节、蒙古族服饰大赛、马头琴与呼麦大赛及《雪山蒙古人》精品剧目等系列民族特色品牌更是与肃北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深度融合,成为推介肃北的响亮“名片”。肃北县五个庙石窟被列入甘肃十大石窟保护范围,肃北蒙古族长调、雪山蒙古族婚礼、草原那达慕大会等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列甘肃省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至目前,肃北县已成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7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8项、市级项目29项、县级项目35项。
幸福民生
厚植民族团结“沃土壤”
“政府流转了我们的地,每亩每年给我500元。现在又把我们雇上种花呢,每天也能收入百来十块钱。”在风景如画的“七彩花田·千亩花海”种植观光园,党城村农民张兴泉喜滋滋地说。
肃北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肃北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旅游兴县、生态立县”战略,建设富强活力智慧和谐幸福肃北,民生福祉得到持续改善。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840元,同比增长7%;牧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00元,同比增长7.5%。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县级补助提标,车改、防尘、物价补贴及科学发展观绩效考核奖等惠民实事全面落实。
“小康路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肃北县把这些为老百姓谋幸福的理念灌注到一件件民生事业中,融入各族群众生活,在润物无声中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绚丽绽放。□赵其茂
新闻推荐
本报肃北讯(通讯员巴海涛朱登晶)2017年,肃北县把农业水权水价综合改革作为破解水资源紧缺难题、促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发展现代牧农业的重要抓手,建立以优化配置水资源、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促...
肃北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肃北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