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妈,跨越半个世纪的深情守望

酒泉日报 2019-09-30 03:14 大字

多年来,我常常翻阅旧报纸,查阅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透过一张张泛黄的纸页,感受它们的温度,也找寻着报人的初心。今天,我与大家分享的就是其中一个故事。

在肃州区东文化街社区,有一支由退休“老妈妈”组成的拥军服务队。自1969年成立以来,这支队伍积极参与拥军爱军活动,开展“驻地有个家、心系老妈妈”结对认亲活动,深受欢迎。

连续3年,我跟随着“老妈妈服务队”到部队慰问,采访过已耄耋之年的熊燕芝、于月英等老成员,也认识了和“老妈妈服务队”同龄的马小庆、王晓玲等新成员。她们视子弟兵为亲人,浓浓的爱心融进了一沓沓鞋垫里,融进了热气腾腾的饭菜里,也融进了我的心里。

3年前的八一建军节前夕,我第一次见到于月英老人。她拎着一个沉甸甸的箱子,里面装着麻花、水果、糕点和一沓亲手缝制的鞋垫,坐车去部队的野外驻训基地,看望她的兵孩子。她告诉我,自1997年参加“老妈妈服务队”,她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官兵。几年前,她和通信营新兵周劲舟结对认亲,送给他的除了糕点水果,还有一本党章。在于奶奶的鼓励下,周劲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光荣入党。他刻苦训练,还当了班长。

认亲后第二年,于月英的老伴突发心脏病去世了。周劲舟得知后,请假来到她家,和她聊天,帮她打扫卫生,陪老人度过了最难熬的时光。

于月英说:“是党给了我一切,我这辈子能为党做的事情太有限了,我要再年轻10岁就好了。”老人退休后一直在明珠花园社区党支部义务工作,整理党员资料、做笔记、写材料……小区里谁家有矛盾、哪个青年不走正道,她总是主动上门劝说。用她的话说,这些虽然是小事,也能为党分忧,让社会更和谐。

前几日,我在1998年1月21日《酒泉日报》头版刊登的一篇关于“老妈妈服务队”的报道上,看到了这样的描述:上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每次部队外出训练或者逢年过节,老妈妈们把幼小的孙子用绳子拴在床头,拉着架子车到营房收取官兵的被褥和衣物。在那个物资紧缺的年代,为了不让战士们夜晚受冻,老妈妈们用冷水洗,用火烤,跪在水泥地上缝,连夜把被子缝好送回军营,有些老妈妈膝盖磨破了,脚冻肿了,双手扎满了血洞,却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官兵们不忍心老妈妈如此操劳,许多战士就把被子藏起来,老妈妈挨个房间去找。几个即将退役的老兵拉住妈妈的手说,当兵几年虽不在父母身边,可你们就像父母一样关心着我们,我们决不辜负你们的期望,回到地方后,努力建设家乡。

时光荏苒,如今“老妈妈服务队”已经走过了50个春秋。当年活跃在拥军队伍里的老妈妈很多已经离世,然而老妈妈的爱心和优良传统还在继续。今年八一建军节,我照例跟随老妈妈来部队慰问,见到了82岁的于成德。老人告诉我,他的老伴王桂兰曾是“老妈妈服务队”的成员,十年如一日,为部队官兵拆洗被褥、缝制鞋垫。2004年,王桂兰老人去世了。于成德便开始接替老伴,参加“老妈妈服务队”的各项活动。他将写的书法作品送给官兵,鼓励他们积极向上。

在随着“老妈妈服务队”来部队慰问的人群里,我还注意到了一名男士,和老妈妈们准备的“美食包”不一样的是,他带来的是精神食粮。18岁的新兵邬灿可打开了“兵爸爸”李鸿林带来的节日礼物:一本书的扉页上写着“灿可,好男儿立志报国,愿军营这座大熔炉,淬炼出最优秀的人才”。

从拆洗被褥到赠送书籍,从兵妈妈到兵爷爷、兵爸爸,时代在变,但“老妈妈服务队”和部队官兵浓浓的军民鱼水情没有变。“老妈妈”对官兵真挚的关怀之心没有变,对党和军队质朴的热爱之心没有变。

跨越半个世纪,在老妈妈深情守望的目光里,我扪心自问:我的初心在哪里?作为党报记者,我能为党的事业做些什么?淳朴的老妈妈们用她们50年的坚守给了我答案——心中有信仰,脚下才有力量,才能在新时代的滚滚洪流中坚守阵地,干出新成绩,走出一片新天地。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脚踏实地。我要在“脚力”上下功夫,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停下小轿车、迈开两条腿,发扬“光着脚板跑新闻”的好传统;要在“眼力”上下功夫,用敏锐的眼光,在火热的劳动场面、在群众生产生活中找选题,发现真善美,识别假恶丑,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要在“脑力”上下功夫,心中装着群众,围绕中心、多思善谋、去伪存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回答问题;要在“笔力”上下功夫,积极向群众学习,用好群众语言,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脚力所到之处、眼力发现之美、脑力思考之深诉诸笔端、镜头,创作出题材丰富、形式多样、内容充实、语言朴实的好作品。

□本报记者孙欣

践行“四力”追梦新时代

新闻推荐

你的岁月静好 他在负重前行

有那么一群人,经历无数次生与死的考验,牵系着平安酒泉的每寸土地,牵系着和谐酒泉的每个角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关...

酒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酒泉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