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脚下的路诠释不变的情怀
●新闻背后的故事
2014年冬天,我走进了酒泉日报社。即使学了4年新闻学,但我依旧不知踏入这扇新闻的“大门”意味着什么。转眼4年过去了。在无数个码字的夜晚,在无数次奔波的途中,在每一个用心倾听的瞬间,我渐渐明白,走进这扇门究竟意味着什么。
形单影只、简单的行囊,行走在城市与乡村,在一次次出发中,我也悄然成长。翻开一篇篇文章,打开一张张照片,铅字落在纸上,故事沉淀心中,那些我亲历的新闻背后的故事,让我懂得了出发的意义。
2015年10月,在从新疆返回的火车上,我身边坐了一个古稀老人,背着一个破旧但干净的书包,手里握着一个灰色塑料袋,他穿的衣服很多,但没有一件是完整的,脚上还拖着一双破烂不堪的布鞋。老人出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家住张掖,在新疆拾甘草挣钱。我问他,您这么大岁数还要奔波?他对我说,孩子,你们没有吃过苦,在农村条件差的家庭有很多人和我一样,甚至有些人比我年纪大还在为了养家奔波。我问他,工钱怎么办?他说,等过完年,再去新疆要。我说,来来回回的车费,划算吗?他叹了口气:“但那都是我的血汗钱啊。”老人见证了共和国的诞生和成长,在漫长人生中,他对生活的理解和说出这句话时的沉重,年轻的我怎么会懂?聊天中,听到我咳嗽了几声,老人赶紧拿出灰色塑料袋中的感冒药塞给我,自己拿出一个冷了的白馒头啃起来。这个普通的庄稼人,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也没有什么矫情夸张的语言,用那双长满老茧的手努力让家里人吃好穿暖就是他所有的安慰。
下车时,我把两块慕斯蛋糕留给了他。告诉他,钱肯定可以要回来,他以后也能享福。
几年过去了,我不知道老人的钱是否要回来了,但是后来的我,遇到农民工讨薪的新闻线索时,我知道我该关心什么,每次看到治欠保支工作大有进展,我就很欣慰。当年的偶遇,在我心中埋下的是一颗坚定追逐新闻的种子:作为记者,我知道我需要去做些什么……
今年9月,我收到了一条陌生短信:“姐姐,我是清水你采访过的那个杨海鑫,现在挺好的,你过得好吗?”
2016年夏天,我认识了杨海鑫。他因家境贫寒,无法继续学业。幸运的是,他得到了一个企业家的资助,承诺资助他上完大学。那天,我去采访,村子的尽头就是杨海鑫家,在门口等了一会,远远看到他瘦弱的肩头扛着铁锹和妈妈走来。
他话不多,内容略显干涩,采访一度空白。我问他:“如果我不来采访,你这会准备去干什么?”他说,把地里的草拾一拾。我放下笔和相机,提议和他去拾草。闲聊中,他放松了很多,话匣子也打开了,他给我讲他的生活,讲他对未来的憧憬,讲资助他的那位叔叔。两个小时采访结束,这是我唯一一次没有拿笔记录的采访,却是我讲得最流畅的故事。3年过去了,故事的主人公,生活得还好,并且记得我。这不仅是一个记者的感动,更是一种信任和温暖的回流……
采访是一种抵达。记者就是记着。就像新闻界前辈们说的那样:你不能在春暖花开中矫情,你只能在血水中翻滚。无论今天你记录了、见证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粉碎了什么坚硬的流言蜚语,发现并揭露了什么样的黑幕,感受了什么样的纠结与痛苦。当明天太阳升起时,我们又该出发,向下一个温暖、真实靠近……
□本报记者王荣
新闻推荐
肃州区三墩镇双桥村4组环境综合整治示范点。按照肃州区推进环境综合整治“三治三改三化三转”的总体思路,三墩镇...
酒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酒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