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卫星生意搭上“火箭”

新安晚报 2018-10-31 11:13 大字

行业兴起,有公司近年营收一直保持三倍增长;错位竞争,对手不是“国家队”

10月29日,民营卫星公司天仪研究院自主研制的四颗卫星搭载长征二号丙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与此同时,国内另一家民营卫星公司九天微星亦有发射计划。

虽然同属商业航天领域,但民营卫星与火箭有诸多不同之处:一方面国内的卫星市场庞大,包括遥感、通信、科研等多个领域可以诞生不同赛道的玩家;另一方面,民营卫星已做好差异化市场定位,避免与国家队竞争。

四星齐发

10月29日8点43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搭载着天仪研究院自研的四颗立方星,启程送往太阳同步轨道,开始新一轮太空之旅。对于这家成立仅两年时间的民营卫星公司而言,今年将是自研卫星密集上天的重要时期。CEO杨峰此前表示,公司预计今年有望发射超过10颗小卫星。

微小卫星成为行业新趋势并不是偶然。政策层面上,军民融合的推动让民营卫星有了更多空间。行业层面来看,近年来,卫星的制造成本和发射成本大幅降低,越来越多的私营企业和科研机构涉足这一领域。目前国内较知名的民营卫星公司有天仪研究院、九天微星、千寻位置等,国外则有SpaceX、Facebook等巨头进场。

“其实低轨的太空环境更好,高轨道卫星必须用宇航级的器械才能保证它的寿命,而低轨卫星只要工业级材料即可。工业级和宇航级器械的差距是1和100,甚至更大。”杨峰说。

错位竞争

在民营卫星公司出现前,国内的卫星市场一直都是国家队主导。例如从2000年开始建设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今年开始进入高密度组网发射任务期。在北斗面前,民营卫星公司的机遇何在?天仪研究院和九天微星均表示,与国家队不是竞争关系。

杨峰坦承,天仪研究院不会参与政府部门的卫星招标,“因为这是国家队的市场”。但他强调,天仪仍有参与政府部门订单的机会,主要是科研卫星市场。研制、发射和运营卫星的成本不菲,天仪的策略是不卖产品,转而向政府和企业提供服务。“例如政府部门希望对局部海域进行环境监测,这可能不需要每天拍,只需要半个月或者一个月拍一次就行,政府部门就没必要专门发射一颗卫星,只需要向天仪购买卫星拍照服务即可。”

事实上,民营卫星公司所面临的竞争来自传统行业的对手。例如,硅谷通信卫星运营商OneWeb,其计划在6年内发射总数高达882颗低轨卫星,组成覆盖全球多地的卫星通信“天网”,一旦组网完成将颠覆现今主流的地面通讯网络。

高速增长

根据《2018年微纳卫星市场预测报告》,去年全球有超过300颗微纳卫星发射升空,预计未来五年仍将发射2600颗,超过70%用于商业卫星运营,包括对地观测、遥感卫星和通信卫星将快速增长。

杨峰告诉记者,虽然目前公司主要负责科学实验卫星的研发,但预计今年营收有望达到6000万元,近年营收增长一直保持在三倍左右。未来公司不排除往遥感、通信等市场更大的领域布局。

除了上述用途外,电商企业也开始利用卫星开展营销活动。今年“双十一”前夕,阿里和苏宁各自启动相关的卫星计划,利用卫星与消费者进行互动。据了解到,阿里的“宇宙告白卫星”是一颗3U结构的立方体纳卫星,由九天微星设计研制,计划今年底搭载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带火火箭

民营卫星还带火了民营火箭市场。出于对卫星市场的看好,民营火箭行业在三年前已经率先入场。自2015年以来,零壹空间、蓝箭航天、星际荣耀等民营火箭公司陆续成立,它们将目标瞄向卫星发射生意。

多位接受采访的民营火箭企业人士表示,由于国家队的任务繁重,一般情况下商业卫星通常以“搭便车”的方式发射,难以满足商业卫星的发射需求。例如本次天仪发射的四颗商业卫星,搭载的长征二号丙型运载火箭实际上主要任务是送中法海洋卫星入轨。

蓝箭航天CEO张昌武此前表示,卫星市场是一个供给侧推动的市场。“如果说运载火箭不往前去迈进,不往前去突破,这个市场不会有一个很快的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10月27日,蓝箭航天发射中国首枚民营运载火箭“朱雀一号”失利,“朱雀一号”成功发射却未能把其运载卫星送入轨道。不过,对于此次发射失利,商业航天圈内普遍持鼓励态度。“此次发射不可能对我国的民营航天事业造成打击。”航天技术专家黄志澄表示,这次发射虽然卫星未能入轨,但检验了发动机性能,锻炼了技术队伍,找到了问题,为今后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新闻推荐

我国首枚民营运载火箭发射遇挫

28日,“朱雀·南太湖号”升空瞬间。记者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最新获悉,“朱雀·南太湖号”一二级分离成功,整流罩分离成功,但由...

酒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酒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