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扫尾村”变成示范村 记肃州区泉湖镇永久村党总支书记王生兵
新时代弘扬“铁人”精神走前列谱写酒泉新篇
本报记者陈思侠
王生兵,肃州区泉湖镇永久村党总支书记。他是土生土长的永久村人,更是肃州区第一位具有本科学历的80后村干部。
8月27日有两件事,前后不到10分钟王生兵就安排利落了。一件是肃州区委组织部检查组检查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化情况,王生兵要求支委会成员平时怎么做的就怎么说。另一件是村里建设的百亩温室小区内正在搭建的钢架大棚测量数据不准,他派人立刻过去与农户对接。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必须把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群众的困难放在心上。”王生兵说。
过去,由于带富能力和服务能力不强,永久村党支部被确定为软弱涣散党组织。王生兵上任后,带着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期望,树立了只有坚定信念才能服务好群众的理念,提出了“党建领村、产业富村、基础强村、生态建村、文化兴村”的工作思路,带领党员干部苦干实干,强队伍、谋发展、兴产业、夯基础,短短3年就让永久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经济发展上的“扫尾村”一跃成为肃州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针对村党组织凝聚力不强、先锋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的问题,王生兵跑遍全村400多户,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在蔬菜种植、特色养殖两大支柱产业上组建党支部,协调将村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在村“两委”会议上,他把了解掌握的情况、党员群众的意愿以及他个人的想法交了底,提出了“带领群众建温室、种大棚,建好服务城区‘菜园子\’”的工作思路,实行班子成员包挂村民小组、包抓重点工作、帮扶重点对象的“两包一帮”工作机制。
党员齐心、其利断金,党群连心、其乐融融。王生兵始终坚持理论政策党员先学、温室大棚党员先建、新型品种党员先种,动员有产业发展能力的4名党员率先搭建了11座高标准日光温室,示范种植西红柿、辣椒等,当茬棚均收入2万多元,良好的经济效益让群众看到了发展设施种植的大好前景。
在党员的示范带动下,不到5年,永久村就新建高标准日光温室105座,搭建百亩钢架大棚小区4个,建成千亩土地流转示范基地1个、百亩高标准日光温室小区4个、花卉苗木繁育基地1个、蔬果休闲采摘园1个,60%以上的农户参与了设施产业发展,助推了园区建设。同时,永久村党总支开展先锋结对帮扶行动,每名党员与两到三户农户结成服务对子,通过技术帮扶、资金支持、信息共享等,解决生产难题500多个,走出了一条党群连心、抱团发展的新路子。
王生兵(右)向村民了解温室种植情况。
新闻推荐
支持旅游宣传 参与旅游宣传 “乐游天宝·醉美肃州”旅游宣传月活动启动
本报讯(记者杨阳)9月3日,“乐游天宝·醉美肃州”旅游宣传月活动启动。副市长何效祖出席启动仪式,并向出租车司机代表授...
酒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酒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