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警事 普通民警陈彪二三事

酒泉日报 2018-04-27 10:28 大字

城虽小,但总有一些人,总会发生一些故事。

这里的大多数故事可能趋于平淡,但很可能关乎你我、关乎着在这座小城里生活的每一个人……这些故事,或因为生计或因为情感。然而有些人却只为了一方安宁,他们就是小城公安。

陈彪,酒泉市公安局肃州分局东城关派出所一名普通的基层民警。说其普通,是因为所有基层派出所的工作都是如此,离老百姓最近,也最为平常。群众钱包丢失、物品被盗、邻里纠纷、吵架打架、宠物扰民……这都是基层民警要处理的工作。

当然,在这平凡的岗位上,也会有许多的不平凡。遇到复杂的调解案件时说法理、讲情理,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抓小偷、毒贩要讲策略、讲技巧、讲方法。

一个特殊的“案情”

2017年夏天的一个傍晚,陈彪和战友刚出完一趟警,回到所里正准备吃饭,值班室进来了一男一女。男子不说话,只是焦急地用手一个劲儿比划着。陈彪发现该男子是聋哑人,从和他一起来的女子于某口中得知,他们是兄妹。于某说,她的哥哥被人殴打,要求警察处理。因为报案人之一是聋哑人,无法正常叙述案情,这给案件查处加大了难度。陈彪随即叫上一名辅警,到报案人描述的地点开展调查走访。

经过4个多小时的调查,陈彪一行初步了解了案情。考虑到当事人是残疾人,陈彪提出实地调解。为了尽快结案,第二天交班后,陈彪没有休息就赶到事发地,组织双方当事人与相关人员进行调解。一早晨的努力没有白费,双方当事人达成了调解协议。

没想到的是,仅过了一天,兄妹俩又来了,对调解协议表示反悔,要求重新查处,严肃处理另一当事人李某。

陈彪感到一种莫名的委屈。事实上,经过警方多方取证,当天的案情已十分清楚,处理也很得当,但就是不能得到当事人的理解。面对重重困难,陈彪与同事只能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一次又一次耐心细致地给双方当事人及其家属做工作、讲案例。整整2个月的时间,陈彪都在利用空余时间一次次地约谈双方当事人,并通过电话给于姓兄妹的亲属做工作。功夫没有白费,最终,双方都认识到错误,谅解了对方的行为。

一个本不复杂的案子,却几番周折。在该案成功办结、双方当事人均对结果表示满意后,陈彪和同事终于松了一口气。

蹲点“收网”保平安

腊月至、备年货。但每年这个时候,也是个别“瘾君子”最活跃的时期。

腊月的一天,陈彪和战友们在持续作战中连续抓获吸毒人员毛某、胡某后,又通过情报信息整合,分析出毛某、胡某的毒品来源。这激起了陈彪和战友的“战斗欲”,他们决心铲除这个毒源,让辖区群众过一个平安的春节。

想要接触到毒源并非易事,这需要仔细安排,谨慎行动,容不得一丝一毫的大意,万一打草惊蛇就会“鸡飞蛋打”。陈彪和战友在一番精心策划后,决定蹲点“收网”。

毒贩是个“老狐狸”,远比陈彪他们想得狡猾得多。寒风中,陈彪和战友小心与毒贩周旋,不敢有一丁点儿的马虎。

经过几个小时的蹲点守候,陈彪和战友终于在一住宅楼下,将正在向他人贩卖毒品的孙某成功抓获,当场从孙某身上及其家中查获海洛因疑似物22小包,净重10.05克。

“收网”成功,陈彪和战友们有了笑容,也在心里为彼此竖起了大拇指。

此生不悔入警营

此生不悔入警营,这是陈彪和他的战友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在交谈中记者了解到,陈彪从警8年,荣获嘉奖3次,并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获全区禁毒先进个人1次。

8年的时间,陈彪从一个“毛头小子”到了而立之年,从一个“菜鸟”成为单位的业务精兵。

陈彪告诉记者,每当出警夜归,不能入睡之时,他总会在心里问自己,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但是无论问自己多少次,答案都是一样的:因为热爱,所以执着。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陈彪和他的战友们又一次踏上了出警的路。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这是小城警察不变的誓言。

□本报记者郭军

通讯员运海英

新闻推荐

扎 根 戈 壁 的 创 业 者

我奋斗有多少人能想到,戈壁滩变成了“聚宝盆”?近年来,酒泉市一座座错落有致的日光温室和钢架大棚,为戈壁穿上了“绿装”。戈壁不仅吸引了村民的目光,还成为外来投资者投资兴业的好去处,...

酒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酒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