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开启“超级航天年” 长征十一号今年实现海上发射

川江都市报 2018-03-05 10:06 大字

全国政协委员、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李洪昨日表示,今年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预计将执行以北斗卫星组网、嫦娥四号探月为代表的36次宇航发射任务,发射密度将再创历史新高。

两型“金牌火箭”将担起发射重任

李洪介绍,今年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和长征二号丙火箭将分别有14次和6次发射任务,共占全年发射次数的近六成,两型“金牌火箭”将担起2018年超高密度发射的重任。

长三甲系列火箭全年14次发射任务有10次将发射北斗导航卫星,其中8次将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执行发射任务。

长征二号丙火箭也将在2018年迎来最强考验。李洪说:“今年,长二丙火箭预计在酒泉、太原、西昌三大发射场共有6次发射任务,还将首次与远征系列上面级配合执行发射任务。研制队伍将经受多线、多地作战,技术状态复杂多样等多重考验。”

长征七号火箭2018年将在前两次成功发射的基础上创新方法,进一步提升火箭的产品可靠性,为未来我国空间站建设阶段发射货运飞船做好充分的准备。

“同时,长征五号火箭也将在2018年迎来‘复出\’。”李洪说。

我国运载火箭将实现海上“首秀”

李洪表示,长征十一号火箭今年计划执行“4+1”次发射任务——4次陆上发射场商业发射和1次海上发射。其中,长征十一号火箭海上发射将是我国运载火箭的海上“首秀”。

作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中唯一一型固体运载火箭,长征十一号具有发射准备时间短、发射成本低等优势,是我国商业航天的一支“生力军”。李洪介绍,低纬度海上发射有两方面优势:一是由于赤道区域拥有地球最高自转线速度,宇航发射距离赤道越近,就越能较好利用地球自转的力量,增加火箭的运载能力,从而降低发射成本;二是在发射轨道小倾角的同步轨道卫星时,在赤道附近区域进行发射可以显著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和卫星寿命。

“目前,长征十一号火箭海上发射的关键技术已经突破,并完成了具体的实施方案,计划2018年底前实施。”李洪说,未来长征十一号火箭还将在现有基础上研制一款商业型火箭,运载能力覆盖2吨以内,发射价格仅相当于国际主流发射价格的三分之一,具备强劲的国际竞争优势,能为各类型载荷提供专属、定制服务。

长征八号预计2020年首飞

李洪表示,我国新型中型运载火箭长征八号已进入初样研制阶段,预计2020年实施首飞。

李洪说,长征八号依托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发的首飞成功的可靠技术,通过系列化、组合化、通用化的思路,开展一系列创新设计和研制,以满足未来国际航天发射的需求。

李洪介绍,长征八号有望填补我国太阳同步轨道3吨至4.5吨运载能力的空白,并兼顾近地轨道和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发射能力,具有发射成本适中、发射周期更短、适应多个航天发射场条件的特点,国际竞争力较强,在商业卫星发射市场前景可观。

“长征八号的研制将进一步完善我国运载火箭型谱,满足未来中高轨商业发射市场的需求,牵引带动现役运载火箭的升级换代。”李洪说,长征八号火箭已进入研制阶段,并对垂直起降关键技术进行了前期攻关,未来有望具备简易塔架适应能力,实现总装、测试及发射一体化,有力带动我国商业航天的发展。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肃州区高质量发展 张安疆调研酒泉城区规划与建设管理及肃州区项目推进落实工作

本报讯(记者谢沛宏)2月25日至26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安疆到锦玉公园、酒泉经开区西郊园、东洞滩光伏产业园等地调研酒泉城区规划与建设管理及肃州区项目推进落实工作。在锦玉公园、酒泉经开...

酒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酒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