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城市管理中流动摊点顽疾如何破解?

酒泉日报 2017-12-21 15:09 大字

◎话题:

本报记者王荣

近日,本报记者接到家住酒泉城区邮电局家属楼的祁先生打来的热线,反映肃州区尚武街北段(肃州市场西门)交通、卫生及噪声问题。

祁先生告诉记者,肃州市场周边交通拥堵、摆摊设点等问题由来已久。他向肃州区城建局、执法局反映过,也拨打过“12345”市民热线,问题最终交办到尚武街社区。祁先生说,本就狭窄的尚武街北段路面上,一面停靠着车辆,一面是连片的商铺。很多商贩还把三轮车摆在马路中间,尤其下午五六点车流高峰时段,极易造成道路拥堵,导致车辆无法顺畅通行,而且,喇叭声、叫卖声吵得人没法休息,晚上摊点撤了之后,马路上卫生状况较差。

“其实,我就是希望这些小摊贩把车辆让一让,把垃圾处理干净,避免在休息时间高声叫卖。”祁先生说。

12月5日下午5时至6时30分,记者在尚武街北段看到车辆通行基本顺畅,距离北面路口200米处,有6个卖水果的摊贩,有一两个摊贩开着喇叭吆喝,对面水果店的喇叭声更大。

记者和其中一个摊贩聊起来,她说,这个路段有时候很拥堵,有时候还可以。因为该段路商铺、市场相对集中,所以送货车辆比较多,当送货车辆临时停靠或卸货时就会造成拥堵。此外,每逢周末、节假日或路口出现小事故时,该路段也会很拥堵。

“我们也只是在社区监管空隙、上下班高峰期摆一会,社区有工作人员随时检查。”该摊贩说。

12月6日,记者来到尚武街社区,城管办主任李毓华说,尚武街北段的一级路面宽40多米,该路段严禁路边停车,但是因为在市场边上,而且此路段交警并非时刻在,所以在离路口几百米处有车辆停靠,社区对不文明驾驶行为一直在劝导,占道经营、流动摊点、乱摆乱放、随意停车等都是社区监督劝导的范围。

“我们没有执法权,但我们安排打扫人员和保洁员无缝隙对接作业,同时,社区21个工作人员只要业务一忙完就去巡查。”李毓华说。

该路段处于老城区中心,又有较大的肃州市场,车流人流量大,因此,尚武街社区城管办工作重心就在清理流动摊点上。

尚武街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张玉莲告诉记者,之所以将流动摊点整治称之为顽疾,是因为一方面,全域无垃圾治理行动要求路面严禁摆摊,另一方面,流动摊点为不愿意停车去市场买东西的市民提供了方便,加之价格相对便宜,部分市民并不抵触。因此,在满足不了各方面需求的情况下,流动摊点问题就成了一个社会管理顽疾。

“其实,目前最大的矛盾就是小摊贩因负担不起商业市场内的高租金而无法进驻,街道路面又不允许摆摊,为避免和工作人员发生正面冲突,打起了游击战。”张玉莲说。

流动摊点问题不仅是尚武街北段的问题,其他社区或区域也存在类似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堵”并不是长久之计,如何“疏”才是关键。

“我们是否可以借鉴其他城市的经验,多设几个集中市场或者允许在某个辖区、区域设一个早市,每天在固定时间段内经营,之后迅速撤掉,由清扫员、保洁员打扫卫生。这样既满足了市民对方便、低价的需求,又解决了城市环境、交通问题。”张玉莲说。

城市管理中的流动摊点问题如何破解?执法部门、社区目前能做的就是常规监督,合力整治,但探索出一个既科学合理又符合酒泉市实际的办法才是彻底破解顽疾的关键。

新闻推荐

酒泉市近8万名参保职工领到首批社会保障卡

本报讯(记者陈燕通讯员余学爱)12月12日,市直单位参保职工社会保障卡集中发放仪式举行,酒泉市8万名参保职工领到了全市首批社会保障卡。据了解,社会保障卡加载着每一名参保人员的姓名、性...

酒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酒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