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好日子更有奔头 ——酒泉市农业效益稳步提升

酒泉日报 2017-11-08 09:54 大字

本报记者陈燕

近年来,酒泉市聚焦优势特色产业抓调整,突出园区示范带动抓提升,围绕龙头精深加工抓培育,推动活力竞相迸发抓改革,促进农业效益稳步提升、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近年来,酒泉市农民收入持续增长,2016年全市农业增加值达87.2亿元,增长5.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96元,增长7.3%。今年二季度,全市农业增加值达14.36亿元,增长5.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25元,增长7.7%。

在肃州区银达镇戈壁农业产业园见到唐致忠的时候,他正在自家温室里摘西红柿。一个个色泽红亮、果体饱满的西红柿是他辛勤劳动的印证,也是他家日子红红火火的写照。

摘250公斤左右的西红柿运到春光市场,不到半天就被来自周边县市的商贩抢购一空,每次能卖700元左右,一茬卖下来,能收入3万元——如此可观的收入在2012年以前,是唐致忠想不到的。那时,他和妻子经营着16亩地,农闲时到建筑工地做瓦工,一年下来收入也才2万元。在看到政府引导农民发展设施农业,周围农户都因温室种植有了不错的收入时,唐致忠心动了。2013年,他先租了2座温室种蔬菜,一茬下来就收入了4万元。尝到甜头的唐致忠从信用社贷款买下了4座温室,一心一意搞温室种植。

如今,唐致忠家的生活越过越宽裕。家中75岁的老父亲领到了养老金,妻子享受到了免费的“两癌”普查体检服务。党和政府的关怀让唐致忠记在心里,也甜到心里,“党和政府重视农村,关心农民,国家对农业的投入越来越大,政策越来越好,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

银达镇六分村3组村民张明武种植3座温室及10多亩大田甜叶菊,今年的家庭毛收入近20万元。2010年,张明武贷款9万元买了3座温室种植蔬菜,当年收入很可观。还清贷款后,他又给儿子买了辆铲车,还给儿子娶了媳妇。今年,张明武又帮儿子儿媳在城里开了一家卖农资的小店,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如今国家政策好,倡导发展戈壁农业,大大增强了我们发展温室种植的信心。十九大的召开更让我相信农村的发展会越来越好。”张明武说。

农村发展内力强劲

近年来,酒泉市围绕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培育壮大了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创新了农业投入机制,激发了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至2017年,酒泉市培育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300多个,稳妥引导流转农村承包土地64.48万亩。

2012年,肃州区泉湖镇抢抓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有利时机,建成集农业生产、科研合作、推广培训、休闲观光、旅游度假于一体的肃州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泉湖万亩核心园,并成功引进龙德盛、泰禾、金硕元、久盛等15家“农字头”企业入驻,建设日光温室220座810亩,建成智能温室3座,同时将空气能和太阳能等高科技引入设施观光农业。在入园企业的带动下,周边400多户农户新建日光温室380座520亩,新建钢架大棚510座550亩。

记者在泉湖万亩核心园神苗农业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育苗中心看到,穴盘内的幼苗长势正旺。

育苗中心负责人宋海忠指着一方绿茸茸的幼苗说:“这是我们在南瓜秧上嫁接的乳瓜幼苗,目前成活率达95%。结出来的乳瓜果实饱满、口感更佳。”育苗中心目前共有装配式高标准日光温室4座,年培育供应肃州区各类蔬菜、花卉等的种苗320万株以上,实现年经济效益60万元以上。

宋海忠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我要积极响应党的十九大精神,投入新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加快育苗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应用,让培育的种苗健壮、旺盛、抗病力强,真正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现代农业的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新闻推荐

总结经验 部署工作 席忠平出席相关电视电话会议

本报讯(记者周爱玲)11月3日召开的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总结交流党的十八大以来农田水利建设经验和做法,分析研究农田水利建设形势和任务,安排部署今冬明春工作。随后召开的...

酒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酒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